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80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商业街区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亟需在功能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进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提升。本次以特定城市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挖掘其公共空间的潜力,创造更有活力和人性化的环境。通过系统分析商业街区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考察已有的改造实践,提出延续历史文脉、增加开放空间、植入公用艺术等是促进商业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形成一套针对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策略指南。
关键词: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空间质量提升;综合策略指南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交往等多重功能。然而,许多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在功能、表现形式、人文体验等方面逐渐显现出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的问题。
本次立足于公共空间在城市商业街区中的功能性、美学和社会性三个维度,通过改造提升策略,挖掘这些街区公共空间潜在的价值,创造出符合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交互场所。
2. 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商业街区功能布局现状分析
在探讨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过程中,了解现有商业街区的功能布局现状成为重要的一环。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零售、餐饮、娱乐等商业活动,而且是市民日常生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因此,对其功能布局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揭示商业街区改造提升的潜在需求和方向。
城市商业街区在功能布局上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商业街区内部功能过于单一,主要以购物和餐饮为主,缺乏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其次,商业街区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往往忽视了行人的体验,导致行人在商业街区内部的流动性差,无法有效地吸引和留住顾客。再次,一些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和利用,商业街区缺乏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商业街区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体验。因此,对现有商业街区的功能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提升,是提高商业街区竞争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2.2 公共空间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许多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也抑制了商业活力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不足。商业街区缺乏对行人流线的合理规划,市民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出现诸多不便。例如,行人道的宽度不足,无法满足高峰时段的人流需求;缺少休息座椅和遮荫设施,使得市民在炎热或雨天条件下无法得到适当的休憩;而盲道的设置往往也不完善,给视障人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次,公共空间存在商业化过度的问题。大量的户外广告牌和店铺的扩张侵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的视觉体验和行动自由。过多的商业推销活动和临时摊贩的出现,挤占公共空间,大大降低了公共空间的使用质量。再者,公共空间的维护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一些公共空间长期存在着垃圾堆积、设施损坏、卫生条件差等现象。这不仅影响市民的使用体验,也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此外,公共空间缺乏多样性和文化内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设计缺乏特色,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群体的需求。此外,公共空间中缺少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其难以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场所。
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避免商业活动对公共空间的过度侵占、强化公共空间的维护管理、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以及增强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3. 国内外案例分析与启示
3.1 国外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案例研究
在探索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国外的成功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纽约时代广场作为世界著名的商业和娱乐中心,曾面临交通拥堵、行人空间狭窄等问题。2009年纽约市政府启动了时代广场的公共空间改造工程,通过扩大人行道、设置临时行人休息区、增加户外座椅和绿化,使时代广场成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改造后的时代广场不仅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商业租金和零售销售均有显著提升。
拉姆布拉大道是巴塞罗那最著名的步行街,也是城市设计中融合历史和现代元素的典范。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新元素的引入,拉姆布拉大道成功地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业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的热点区域。此外,大道上的公共艺术作品、街头表演者和丰富的绿化也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悉尼达令港原是一个工业区和货运码头,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变成一个集商业、文化和娱乐为一体的繁华区域。改造工程重点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包括创建新的步行道、建立多功能广场以及沿岸地区的景观设计。达令港的改造不仅活跃了当地经济,也改善了城市形象,成为了悉尼的新地标。
伦敦的科芬园曾是伦敦的一个疏落地带,经过行人区域拓宽、交通流线优化以及公共设施增加等系列改造,科芬园区成功转型为一个热闹的购物和娱乐区域。科芬园区的改造案例显示了如何通过混合使用规划和精细化的公共空间设计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复苏和活力的提升。
哥本哈根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提升市中心的公共空间,例如限制车辆通行、扩大行人步道、增加自行车道和公共座椅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居住质量,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
上述国外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案例的研究,展示共同的成功要素:改造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行人的需求和体验;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对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对于提升空间的价值和吸引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空间的改造应当与周边的交通、商业和居住功能相协调,形成综合的发展策略。
3.2 国内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成功改造实例
在探讨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过程中,国内多个城市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这些改造案例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商业活力,也改善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北京市的南锣鼓巷地处北京中心城区,是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老街巷之一。改造前,该巷子摊位杂乱,交通拥堵。通过对街区的整体规划与改造,南锣鼓巷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商业摊点,优化交通状况。现在的南锣鼓巷成为集传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知名旅游景点。
上海的田子坊位于市中心的徐汇区,是一个充满上海本地文化特色的旧住宅区。通过改造,田子坊保留了弄堂原貌和老房子的独特风情,同时引入了创意工作室、艺术展览、小资餐饮等多种业态,形成一个融合了艺术、文化与商业的综合性街区。田子坊的成功改造,不仅活化了旧城区,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新平台。
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是广州市中心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商业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在改造升级过程中,北京路步行街在不破坏历史文脉的前提下,提升了道路硬件设施,增设了多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休息座椅、自动售卖车等,并引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北京路步行街的改造增强了商业功能,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体验感,成为了广州市的一个标志性公共空间。
成都的宽窄巷子作为历史文化名街,其改造项目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文物,同时结合现代商业和旅游需求,将宽窄巷子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商贸活动、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通过改造,宽窄巷子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商业价值,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杭州的南宋御街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改造工作同样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商业活力的提升。南宋御街的改造保留街区原有的历史轮廓,同时引入现代商业元素,恢复南宋时期的市井风貌,并融入现代商业运营理念。这种改造模式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满足了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
这些成功的改造实例表明,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改造不仅需要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需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创造出既具有历史韵味又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间。
4. 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理论与方法
4.1 城市设计理论在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应用
城市设计理论为公共空间改造提供系列指导原则和方法论,这些理论不仅关注空间的物理形态,还重视空间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过程中,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设计理论强调公共空间的人本性,倡导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在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改造中,这意味着需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优化空间布局,增加绿色植被,提供灵活多变的休闲与活动场所,以及确保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与此同时,城市设计理论还注重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这要求设计者在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例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活动空间需求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时需加入儿童游乐场、设有座椅的休息区域、以及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无障碍设施,这些细节的考量有助于实现公共空间的社会公平与普惠性。
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空间的活力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活力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设计理论提倡在改造中引入灵活的空间规划,允许空间具有多种用途,以应对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使用需求。例如,白天可能是购物的行人区,到了晚上则可以转变为举行市集或街头表演的场地。通过灵活设计,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保持其长期的活力和吸引力。
在实现公共空间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同时,城市设计理论还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改造过程中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材料选择、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绿色交通的引入等。通过这些措施,公共空间改造不仅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还能够减少运营成本,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公共空间中的历史元素和文化价值的尊重。在商业街区的改造中,需要充分挖掘和保护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保留城市的记忆和身份,还能够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吸引游客,促进商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古老和现代元素的融合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设计者需要巧妙的平衡创新与传统,确保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既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脉络,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总而言之,城市设计理论在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应用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它不仅需要考虑到空间的美学和功能性,还要综合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等多重因素。通过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际的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既具有活力又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同时促进城市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4.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要求不只关注即时的经济效益和空间美观,还要考虑长期的环境影响、社会公平以及文化传承。
在生态层面,城市商业街区的公共空间改造需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比如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和低碳排放的产品。通过增加绿地和水体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不仅提供了市民休憩的场所,也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
在经济层面,可持续的公共空间改造策略应考虑经济效益与投资的长期性。商业街区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的可持续性,这需要在改造过程中吸引并保留商家和消费者。通过提供多功能的公共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游客,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同时,改造策略应鼓励当地小型企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多样性与创新。
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则强调公共空间在提升社会福祉、促进社区参与和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公共空间的改造应当鼓励居民的参与,让他们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发声,确保空间的使用能反映出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研究显示,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与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公共空间也应成为文化交流的场所,通过艺术装置、历史元素的保护与展示,来弘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产。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公共空间改造的策略可以具体实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绿色交通规划,比如发展步行街区、骑行道以及公共交通设施,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二是实施智能照明系统和节能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三是创设公共艺术项目和举办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四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运营机制,确保公共空间长期有效地服务于社区。
公共空间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综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以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对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的长期跟踪,以及对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及时反馈与调整。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改造策略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多个维度的复杂过程。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在实践中适应性地应用和调整策略,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将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5. 结语
本文围绕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对特定商业街区的案例分析,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得出一系列公共空间改进措施与策略,提出保留与强化历史文化元素、提高空间开放性和功能多样性等提升商业街区公共空间品质的路径。本文提供的策略指南旨在为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的系统性改造提供参考与实施建议,以促进商业街区成为兼具历史文脉与现代活力的公共生活场所。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对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进行研究,形成更全面适用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本文期待未来有关学者和实践者能够基于本文的成果,进一步推动城市商业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理论探索与实际应用,为构建富有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康露瑶.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山地历史商业街区公共空间研究——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
[2] L Hao,W Peng.THE 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ACE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D].Urbanism & Architecture,2018
[3] 宋禹瑶,丁怡丹.商业街区公共景观空间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4] 宋晨.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策略研究[J].,2020
[5] 李刚.旧城商住混合街区公共空间重构[J].,2018
[6] 王芳.商业街区中长租公寓公共空间的使用后评价——以杭州某商业街区为例[J].艺术品鉴,2019
[7] 彭紫珊."共同缔造"理念下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及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J].,2021
[8] 陈环,徐雷.基于活力营造的城市商业街区修补设计策略研究 ——以瓯海漫游天地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
[9] 冯晴.城市品质提升背景下解放碑步行街资源价值重识及景观改造策略研究[J].,2021
[10] 赵成臣.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11] 候晨旭.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成都太古里商业街区户外景观空间认知[J].居舍,2020
[12] 张攀.基于行为心理的商业中心区地下链接空间公共性优化研究—以重庆商圈为例[J].,2021
[13] 薛长瑜.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传统民居空间公共性改造策略研究[J].,20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