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崇庆中学61123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但是,以校为本的研修一体化模式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怎样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而不流于形式,不缺乏针对性,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本文是结合我校校本研修实践的思考。
一、校本研修的现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校本研修”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校本研修的愿景是通过学校这个平台,依据教师的不同专业诉求而实施的一种开放型教师研修模式,是为了集“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这“四张皮”水乳交融为“一张皮”,切实提高当前倡导的“研修一体”的水平和实效。
开展“校本研修”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教师都在研究状态下幸福工作,创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对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校本研修要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主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研究主目标,以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为研究的主对象,真正把校本研修作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助推器”。但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我校教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无明确的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中认为所属教研组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目标性”和“目标性不强”的占 65.3%,对校本研修活动效果“不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占 61.5%。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目前的校本研修活动目标不明确,主题不突出,活动不深入,研修活动想到什么就开展什么,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活动背离计划,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领。
2.无集中的论题。教师中认为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无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占 76.8%,认为校本研修活 动形式“单一”或“无新意”的占 74.3%,
59.3%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缺乏连续性和主题性,更多的只是教学工作的布置与检查。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偶然,教研组在活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如何将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研修活动有一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大杂烩”现象,应该是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问题的出现,原因很多。理论层面对校本研修缺乏整体思考和顶层设计,操作层面对校本研修缺乏有效实施。如何避免以上问题呢?笔者以为,建构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由实然走向应然的桥梁。
二、学习共同体,让校本研修由实然走向应然
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校本研修属于学校教育中一种教师与教师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是学习者,可以依托“学习共同体”展开。
为谋求研修质量的最优化,对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进行规整,很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学科研究建设时,可以以学科为类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科教师的教学精进。为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学习共同体也可以以教师年龄进行划分,以这样的划分来组织研修,可以有针对性助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2. 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研修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 课程 、课题”这样的三课模式进行校本研修。这综合了教研、科研、培训等项目研究,集教学研究大成,明确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聚焦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是校本研修常态内容。我校在进行该内容研修的时候,做到了对课例和课堂的精准研究。首先,在课例选择上聚焦主题,侧重思考课例选择的原因以及怎么上,赋予课例充分的学科价值。课例的备课,赋予集体智慧,研修团队一人主备,其他成员补充。课前,召开集中会议,进行观课任务分工。课上,按照任务,团队各司其职,及时写观察记录。课后,及时组织研讨,不流于形式,观课者不是以批判者角色参与,而是以研究者参与。在评课的时候,可以多言“如果我来上课,我可能会……”这样的议课方式,能增进同事间的感情,更能提升研修改善课堂和发展教师的实效。
聚焦课程研发的校本研修,可以让教师树立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挖掘课程价值,长久伴随教师专业成长。现在很多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自己执教的课程只知道机械地教,不知道去进一步思考如何整合课程,提升教学效益,更不知道去开创校本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而,聚焦课程研发的校本研修开展很有必要。可以利用学校优势或教师个人优势研发校本课程,还可以进行跨课程“集群”式创新。例如,我校生物地理实施的课堂融合,政治历史实施的课堂融合等等。
聚焦课题研究的校本研修,可以让教师树立积极的科研意识。我校很多学科都有市规划课题,个人课题,使得教师可以从科研的视角去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中,组织教师开展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研修有深度,有层次。实践证明,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拒绝平庸,实现个人价值,享受专业幸福的最佳途径。参与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拥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和研究意识,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
当然,校本研修,不是彼此孤立开展的,可以互相融合推进。基于此,可以开展共读共写的研修活动,找寻共读共写路径、科研路径及日常教研的路径等。互联网 + 背景下,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教师间只要一个电脑,就可以在线上进行充分研讨。
3. 制定学习共同体的研修规约
校本研修的质量高低与研修主体高度相关联,培养一支和谐共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共同体尤为必要和重要。我们可以把“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互助性、引领性”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研修规约,它们互相补充,互为约束,浑然一体。校本研修包括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三种基本途径,这需要学习共同体优化学习方式、研究方式和历练方式。
研修主体的主动性,是研修质量提升的基础元素。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充分调动主动性,认真热烈地主动参与全程研修。
研修主体的合作性,是研修质量提升的关键元素。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是团队意识,不是单打独斗,学会合作,照顾好每一个成员的研修热情,全力聚焦研修本身。研修主体的探究性,是研修质量提升的助力元素。学习共同体,在研修过程中的探究意识,能带领团队走向研究的深处,提升共同研修的价值。
研修主体的互助性,是研修质量提升的重要元素。独行快,众行远,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创生一种美好的研修文化。研修主体的引领性,是研修质量提升的引领元素。校本研修的价值在于带领教师素养的提升和学校内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