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52219961027511X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的“血管”,河道发生污染问题就意味着健康“血液”难以输送到城市各个角落。现阶段,工业排污与生活废水给城市河道带来污染危害,有必要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提高城市河道质量,在实现排涝清淤的同时,改善城市与周围生态环境,彰显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优越性,以人为本,促进生态环保与城市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系整治;生态护岸;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以往在开展防洪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时,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砌石等材料,虽然这些材料能够满足防洪护岸的要求,但是在耐久性、稳固性、生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起到生态保护作用。为此,当前应加强对新型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在充分发挥其防洪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城市水系整治中的生态护岸重要作用
1.1有助于生态保护
合理有效地应用生态护坡技术,有助于河道及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生态护坡施工而言,首先,施工之前要对周围的地质、水文、土壤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结合水文、气候、地质、土壤等条件,合理选用生态护坡技术与植被类型。其次,要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应用生态学理论、技术、材料,有效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河道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能发挥防洪的重要作用,防止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等问题。
1.2有助于防洪抗旱
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不仅要为下游农田灌溉提供便利,同时还要发挥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开展防洪护岸工程的建设时,要对当地的水文情况、降水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调查,通过选用合理的植被类型与护坡施工技术,确保在发生强降雨时,能够发挥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护坡植被,起到截留洪水的功能,有效减少洪峰水量。另一方面,在相对干旱的年份,通过生态护坡存储的雨水进行河道水量补给,不仅有助于下游农田灌溉,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河道干涸造成的环境问题。
1.3有助于改善自然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不仅能发挥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还能有效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展防洪护岸工程的建设时,要修复与改善生态环境。设计与建设工作中,要将护坡与周围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选用合适的植被类型,改善自然环境。
2城市水系整治中的生态护岸技术要点
2.1优化护岸结构
护岸是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结构,对护岸进行加固建设时,要灵活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合理的河道治理方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优化护岸结构,在保障护岸功能性的同时,兼顾结构的美观性。要充分考虑城市河道治理对生态的影响,结合河道现状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宜弯则弯、宜直则直,断面形态多样,进而保障河道的自然属性,维持水循环,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真正意义上达到生态治水的效果。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护岸结构,如浮岛结构,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尽可能避免人为破坏河道。要遵循河道环境的多样性,明确河道治理目标,选择适当的护岸形式。
护岸生态设计包括人工生态护岸与自然生态护岸两个部分。针对偏窄的河道,可使用人工生态护岸打造河道景观,能够降低岸坡坍塌风险;当河道较宽时,可使用自然生态护岸,在河道中种植亲水性较强的植物,保持河道周围水土稳定。综合使用两种护岸生态,应选择通透性更强的施工材料,降低水流对岸坡的冲刷,提高护岸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建设生态河堤
建设生态河堤是河道治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实现生态水利设计,一般会采用人工护岸建设生态河堤。首先,根据河道生态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依靠先进技术测量并采集与河道的有关数据,进而确定河道中心线和具体布置地点。其次,探究河段弯曲处的冲击力情况,以此作为河道形状调整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河道宽度的把控,提高河段过流能力。适当地增加河道浅水区面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区域内动植物打造生态栖息场所,从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入手,逐渐渗透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加强河堤的科学建设,尽快恢复河道自然景观,提高河道抗洪效果。最后,生态河堤需要种植适宜的植物,例如,区域内适宜种植柳树,同时采取“木桩+抛石”的组合丁坝方式,提高河堤生态效果。
2.3土工材料护坡技术
土工材料护坡技术在防洪护岸工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护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土工网垫固土结构和土工格室固土结构,具体应用要点如下:①土工网垫固土结构施工所用的网垫,大多是由聚丙烯高分子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当前,应用较广泛的网垫结构主要有双向可拉伸、多层不可拉伸两种类型。其中,后者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在多层网的交接点位置进行热熔处理,可以提高网垫结构的稳固性。同时,网垫质地疏松、柔韧,留有充填土壤、沙粒、细石的空间。防洪护岸工程建设期间,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选用合适的土壤。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可以将网垫、草皮以及下部的泥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防护面,进而起到良好的生态防护效果。②土工格室固土结构采用网状结构形式,可以将坡面与水流分割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体对于坡面的破坏与侵蚀。由此可以看出,应用土工格室固土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护坡效果。
2.4打造生态湿地景观
为了更好地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生态价值,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从河道治理的前期阶段开始,应科学编制湿地景观建设方案,按照河道四周地形,对湿地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分析。拟定生态河道平面形态、横断面形态、纵断面形态和结构设计方案,因地制宜设计河道内生物栖息地。构建河槽湿地景观,根据河槽与河道之间的走向,在河流范围内就地取材,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实际运用中,要根据各种水生植物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搭配,全方位净化河道水体[5]。例如,浮叶植物除了净化水体作用,还有观赏效果;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污性,以及良好的营养吸收能力;沉水植物可以使底泥避免风浪和其他扰动因素的影响等。
2.5做好生态护坡方案设计
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术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在开展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工作时,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与当地环境等因素,选用合理的生态护坡技术。同时,还要积极做好生态护坡方案设计工作,满足防洪护岸的要求。例如,在进行迎水坡面的防护时,不宜选用植物护坡技术或者土工材料护坡技术,而应当选用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因此,方案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对当地近几年来的河流洪水期资料进行调研与分析,全面掌握洪水期的河流流量、破坏力等因素,以此提高生态护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应用生态护坡技术进行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当前,要加强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技术类型,并注重设计与施工经验的总结,促进水利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河道生态护坡理论与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3(6):151-153.
[2]彭春丽.浅谈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7(3):333.
[3]丁生钏.水利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建设研究[J].智能城市,2020,6(6):206-207.
[4]肖阳,扆嘉利.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人民黄河,2020,42(增刊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