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三月三节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3

海南黎族三月三节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林宇歆  彭勇

攀枝花学院  617000

摘要:海南三月三的节日不仅富含了浓厚的文化内涵,也展示出了其特有的民族风貌。这对于保护和传递民族文化,提升民族的归属感和团结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三月三节日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海南三月三节日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商业化与传统习俗平衡等方面的挑战。为确保海南三月三节日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希望能为旅游开发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关键词:三月三  黎族文化  旅游业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海南黎族三月三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年度传统节庆之一。传说这个节日源自古人们对于星辰的尊敬,是黎族人民追思祖先、表达对爱情渴望的特殊日子。根据现有文字资料,这个节日的历史已经超过700年。

"三月三"节日一般持续3天,主要活动有对歌、跳舞、喝酒、吃山栏饭、品鱼茶、祭祀祖先等。其中,唱歌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黎族曲调代表有"罗哩调"、"水满调"、"四亲调"、"七弓调"等。黎族人民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此外,"三月三"也被誉为黎族的爱情节和表白日,黎族人民用他们的语言称它为"孚念孚",这也是适龄的黎族青年青春萌动,邀约心仪之人游春幽会的暧昧时机。在节日的晚上,黎族青年男女会盛装出席,成群结伴到椰林对唱黎歌,跳竹竿舞等,以此寻找自己的爱情。

海南三月三文化是海南省的一种重要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对海南文化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月三文化是海南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可以促进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三月三"的举办给海南自贸港增添了多样的旅游项目和传递民族文化的平台,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与繁荣。

二、黎族"三月三"节日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魏晋之后,将其固定为三月初三,而对于汉代以前的时间段,人们则以巳日为准。

在中国古老的传言中,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而"轩辕"实际上就是指黄帝,即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后代。根据民间的口口相传,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天生异象,而熊国宫宇传来了婴孩的哭泣声,因此,人们便相信这一天就是轩辕黄帝的诞生之日。三月三自先秦至唐十分的繁华,而从宋元时代开始,逐渐淡泊。

三月三是中国早期社会中最为古老的情人节。任振河这位专门历时几十年研究中国古代爱情文化的退休教授,明确表示,三月三的起源比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的古罗马情人节还要早一千多年。在许多现存古载中,仍然流淌着许多三月三的痕迹。诗经的《溱洧》,是最早记载三月三的诗,这个时段距离礼教严明的宋朝几近早于2000年,当时的青年男女聚集这一天恋爱求偶。

历史绵延至今,三月三在人们视野中淡化,只能在个别少数民族中得以一见。海南的黎族人民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族欢庆,各家拿出美食汇作长桌宴,山兰美酒入席,鱼茶三色饭竹筒饭飘香在侧,祭拜祖先,为来年祈新福。而单身青年男女在这天也都盛装出席,与心仪之人互换信物,陷入爱河。

三、黎族"三月三"的现代变迁

3.1庆祝形式的变化

海南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起源于对祖先的追念、对新生的喜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爱情的追求。从古至今,庆祝形式逐渐演变,有所不同,但始终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许多的民间传说中都能看出,古人赋予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于不平凡的意义。相传三月三这天,古人有到水边祭祀的传统,并且举行避灾驱邪的仪式,称禊祭。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官员和民众都会在东边的流水处进行净化仪式。这个仪式被称为洗涤祛邪,意在清除淤积的污秽和疾病,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祓除净化。

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庆祝活动地点曾有过几次迁移。最初在猕猴岭下的高滩坡,后来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居住环境及水源供应的需求,而后又因日寇进犯而几经辗转,最终从昌化江畔的燕窝岭脚下转移至波单坡。

宋朝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述道,三月三正是春天好时日,是秋千聚会,邻里的男男女女穿着盛装前来参加,他们手拉手,肩并肩,或唱歌或对答,这被称为'作剧'。

三月三期间,天明露寒之时,黎族人民便起身开始准备了。适逢佳节,妇女们忙于舂制山兰糯米,少女们则走进山林采集染饭之树叶,男士们负责杀猪宰鸡备餐。随后,一身黎族华服,肩挑山兰米酒,手带三色香饭和鱼茶,从四面八方前来聚集。在节庆中或是祭拜祖先,或是以群体形态共享乐趣、歌唱、舞蹈,以及演奏击乐器来庆祝盛典。年轻男女则借此节日欢愉畅玩,相聚至歌,传情至舞,直至黎明将至,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留下来年三月三再见的约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三月三的庆祝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不仅保留了诸如歌对、黎族传统体育赛事以及文艺表演等传统活动,同时还添加了现代歌舞表演、公园庙会、书法和绘画等休闲娱乐活动,还包括棋类、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活动规模持续增加,参与人数已经上升到几千人,甚至超过一万人。在2011年,在海南三亚举行"世界最大规模竹竿舞"活动创吉尼斯世界记录,2021年,海口"万人竹竿舞"活动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新高。

如今,三月三已成为海南省最具传统特色的文化节日之一,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天,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堂,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寻找爱情。与此同时,各种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和娱乐活动也纷纷展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展现了海南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3.2文化传承与创新

        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通过代代黎族人民的火炬接力,许许多多的珍贵的文化精华得以留存至今,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祭祀祖先。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日起源于对祖先的悼念和纪念,人们在节日当天会举行祭祀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仰。祭祀仪式是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黎族历史和信仰。

对歌、民间体育竞技、民族歌舞。三月三期间,黎族青年会进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搬椰子等竞技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黎族青年的勇敢和技艺,还是他们相互交流和结识伴侣的重要场合。三月三的黎族歌舞表演更是沁醉人心,在黎歌黎舞黎人中畅享诗情画意,表达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爱情的向往。著名的黎族舞蹈《三月三》就是以这一节日为背景创作的,展示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搜集、整理、研究黎族三月三相关的历史文献、民间故事、歌舞、技艺等,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鼓励和支持黎族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月三是一个充满神秘、浪漫与活力的节日,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各种庆祝活动,不仅将三月三延续至今,更是使其成为海南省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

在新时代背景下,海南黎族三月三也愈加的与众不同。
   传统节日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在保持传统庆祝习俗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如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使三月三节日更具吸引力。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如举办三月三主题音乐会、民族文化盛宴、特色手工艺品展览、社区民族节目表演等,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黎族三月三的文化传承中来。

提高文化影响力。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如网络、电影、电视等,宣传和推广黎族三月三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举办三月三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嘉宾参与,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并将黎族三月三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三月三主题景区、民族文化体验园等,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黎族三月三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新型教育传承。在新时代学校课堂开设黎族文化课程,通过先进教学设备结合传统黎族文化,传授黎族语言、歌舞、技艺等,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黎族文化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
    海南黎族三月三的文化创新需要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和社会需求,既保留传统习俗的精髓,又注入现代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使这一古老民族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吸引力。

四、海南三月三节日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1节日商业化与传统习俗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适度地进行商业化运作,只要稍有不慎,节日就会“变了味道”。在商业化过分严重的今天,实现传统习俗与商业发展的平衡,成为了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

为了保持三月三节日的民族特色,海南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一方面,要收集、整理和研究黎族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民间故事、传统习俗等,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支持黎族群众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商业化运作中,要注重弘扬三月三节日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黎族民俗文化。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族歌舞表演、民间艺术展示、传统祭祀仪式等,让游客感受黎族三月三节日的独特魅力。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应以节日为契机,培育民族旅游品牌。地方政府可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如三月三主题旅游线路、民族文化体验项目等,吸引游客参与,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应规范各类商业活动,确保三月三节日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得到尊重。对于违反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防止过度商业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鼓励黎族群众积极参与三月三节日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让更多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实现三月三节日商业化与传统习俗的平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黎族群众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各界要关注和支持民族文化传承,黎族群众要积极参与和维护民族文化事业。


 

4.2民族节日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补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各种新文化消费业态、新消费模式频繁出现,整合和互补海南黎族三月三节与其他旅游资源即将呈现出许多优势,我们应如何把握趋势,抓住机遇,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成为一个发展新思路。

与自然景观的整合与互补。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黎族三月三节期间,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感受黎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在节日活动中,游客可以参与到黎族传统的竹筒饭制作、山兰酒品尝、祭祀祖先等活动中,亲身体验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
   与人文景观的整合与互补。海南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古城、古迹和民族村落都是游客的好去处。将黎族三月三节与这些人文景观相结合,游客可以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海南黎族的历史和发展。例如,游客可以参观三亚千古情景区、槟榔谷黎族文化旅游区等,感受黎族三月三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
   与其他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互补。海南黎族三月三节可以与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如苗族、回族等。在节日活动中,各个民族可以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各自的传统民俗文化,如传统服饰、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和讲述民族故事等,使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海南的多元民族风情。
    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与互补。旅游业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可以与农业、手工艺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在黎族三月三节期间,游客可以游览黎族地区的特色农业基地,比如茶园、兰花基地、山兰糯米基地等;观赏特色手工制品,黎锦、黎族骨簪、鼻箫、等,黎族服饰与众不同的配色与大力神图案看起来美丽而神秘;品尝黎族特色鱼茶肉茶,独特的腌制技法,独特的风味令人难忘。

海南黎族三月三节历经沧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变迁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三月三将继续传承与创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民族与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海南黎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龚莉.海南民俗节庆研究——以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为例[J].戏剧之家,2017,(03):

[2]冯至,朱德亮.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绿色科技,2018,(03):

[3]周子平.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6):

[4]李振鹏.壮族“三月三”的起源、功能、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6):

[5]杨杰宏.展演与再造:海南黎族口头传统传承现状及思考——基于五指山市“三月三”的考察[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