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镇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想要让林业的发展速度得到加快,要对林业育苗加强重视,使得苗木的成活率得到全面提升,甚至苗木的抵抗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为后续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要对林业育苗的技术要点明确。同时要对造林方法进行合理化地选择,以此来不断提升林业资源的质量。本文对该育苗技术要点和造林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要点;造林措施
引言: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为林业经济,想要让林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应该对林业发展加强重视程度。同时对育苗技术要点进行重点分析,让苗木可以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此外,当获得具有良好生长态势的苗木之后,应该利用适宜的方法来完成林业造林工作,以此来不断加强林业造林的质量,从而为林业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助力。
1、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分析
1.1苗木选种
对苗木选种技术加强重视程度,通常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完成选种工作,如水选、风选等。这样可以使得其中的杂质或空粒被有效剔除,以此来获得更加饱满优质的苗木种子,从而使得种子的出芽率得到保障。
1.2催芽
造林效果会受到催芽效果的影响,所以要对催芽方式进行科学选择,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去蜡去油法。该方法凭借对溶剂的运用,来科学地处理种子表面的多余油脂。之后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使得蜡质以及油脂含量得到科学管控,风干以后就可以开展催芽工作。另一种是水浸法。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对水的温度进行严格管控,浸泡工作完成以后,种子表皮则会出现轻微的膨胀现象,在晒干处理的作用后,为发芽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基础保障。若种子表皮存在明显的坚硬性,要将水的温度进行适当提高,但不宜过高,否则高温会破坏种子的性能。
1.3播种
播种的方式比较多样,当种子颗粒偏大时,播种方式以点播为主。同时在苗木生长需求的前提下,来对行间距进行合理管控,为后期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另外,当运用条播这种方式时,需要将机械设备引入其中,保证播种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明显增加发芽的整齐性。
1.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但水肥管理是其中的重点。苗木生长的关键阶段是7-9月份,该阶段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现象,所以要利用喷灌的方式来完成浇灌处理。通常在每天的早晚各浇灌一次。若出现降雨现象时,要将其中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降低田间积水现象的发生。此外,将苗木实际生长情况当成依据,来开展追肥操作,为苗木的存活和成长提供保障。
2、林业的造林措施
2.1分殖造林法
在林业造林过程中,所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为分殖造林法,该方法能够科学运用废弃森林中的原材料,并合理化的处理以及加工森林中的部分干枝或干枯根系,以此来妥善完成林业的栽种工作。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科学运用树木原材料,使得育苗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对森林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助力于育苗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运用的是树木的母体,这样可以使得幼苗的抵抗能力得到显著加强,从而更有利于幼苗的生存和生长。
2.2插条法
运用插条法在春秋两季开展造林工作,这样可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春季运用插条法,主要是因为伴随着温度的不断提升,土壤开始不断地解冻,并且树木开始发芽,此时运用插条法比较实用。秋季是最佳的种植期,该阶段的土壤尚未冻结,并且树木已经开始落叶。在对插条法进行运用时,要对枝条进行合理化地筛选,通常以1—2年树龄的枝条为主。同时剪掉多余的枝条,并严格地管控插穗长度以及株行距。然后将枝条插在整理好的土壤之上,踩踏实土壤以后,在土壤之后预留一定长度的枝条,通常以2—3cm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当处于插条阶段时,对土壤湿度进行科学管控。当湿度不足时,可以利用细土或薄膜来进行覆盖处理,以此来使得水分得到有效保持。
2.3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的成熟度相对较高,这样可以将该方法运用于多种环境条件之下,其能够使造林的过程得到简化,以此来凸显自身的简单高效优势。在对该方法进行运用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或土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并且对不同树种在该区域的成活率进行全面掌握,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树种进行合理化选择,以适应能力强的品种为主,从而为后续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当处于播种阶段时,应该对树木种植规划的实际要求进行有效明确,甚至对播种的数量以及范围进行合理管控,从而保证科学造林的目的得以实现。
结语:综上所述,对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进行合理化地分析以及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凭借这样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加科学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保证科学育苗和造林工作得到高效开展。这样不仅对国民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将育苗技术要点和造林方法当成重点,围绕该重点来深入探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文静.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措施[J].城市情报,2022(5):10.
[2]李中华.关于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综合措施的思考[J].明日,2021(17):4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