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如何提高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

张瑞时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   30016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的时代潮流下,技工院校要积极发挥培训功能,精准施策,加大培训力度,建立绿色通道,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要针对当前职业培训中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突破口,擦亮培训品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提高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中职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较为充分,而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加强研究、推动解决技工院校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应有之意。技工院校为进一步落实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应充分注重校企合作模式,在探索中调整教学结构,让自身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让课程教学更符合市场需求,既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也要针对企业需求做好人才培养。

1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性

1.1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技工类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1.2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度。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技工类院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和优秀师资,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3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技工类院校通过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技工类院校在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1]

2提高技工类院校教学效果策略

2.1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最后,新财经领域的复杂性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解决方案,跨学科技能和终身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学生受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希望通过“高技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因此,技工院校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技能提升对职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受到企业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影响,选择投身该领域。技工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新财经领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以便他们能够做出决策。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职业导向也可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对技工职业的认知和社会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2]

2.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倡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协会联合、同工业园区联结。技工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企业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根据企业在新形势下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要求,不断调整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使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技工院校应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夯实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要根据新职业开发新专业和新课程,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之间的问题。要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构建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3]

2.3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逐渐扩大为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翻译、出版、通信、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不将学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作为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申请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及指导教师,按有关规定直接申报审定高级职称。在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中,优先选拔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和高技能人才[4]

2.4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体现专业技术领域、职业行为规范的高水平技能。高水平技能涵盖了“全面、专业、科学的理论知识,思考辩证、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岗位工作,总结反思、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能力,创新工作方式、采用新技术的潜力”等知识与判断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促使教师在竞赛前的日常教学、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持续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辐射到日常教育教学,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要有意识地观察、分析、学习成功者的有效教学策略,课堂上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为自己学习负责的主人翁意识。

2.5打造校园的“文化合金”

实践课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文化需要根据地域文化,合理吸纳地域文化,既是综合实践课的要求,也是进行文化融合的合理渠道。但在实施时要融合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用地域文化充实校园文化,而不能用地域文化替代校园文化,或者造成两种文化的冲突。例如,某技工院校通过考察,发现学校地处交通枢纽,决定开发学校的交通文化。于是,对环境设施进行了改造,设置了红绿灯,对学校道路进行了命名,画上了斑马线,要求全体学生了解所有的路标,并且设立了小交警的岗位。学校管理者说,这样的学校文化综合了学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即社会的办学理念。其实,这样的设置是简单地用交通地域文化替代了校园文化,体现不了校园文化的特色[5]

2.6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作为是技工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技能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为进一步确保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应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校企双向人才交流过程中,企业要设置“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学校要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顶岗实习,提升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教师在顶岗实习中能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落实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在学校,企业要建立技术培训中心,投入实训设备,由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校企双方可通过技术培训中心推行学历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6]

结束语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技工院校正在大力倡导并全面开设综合实践课,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教学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玉娜.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J].南京开放大学学报,2023(2):41-45

[2]陈吉胜.水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陈士林.关于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职业,2014(26):143-144.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4-12-23.

[5]苏娜,王群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J].职业,2014(32):145.

[6]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