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语文作业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语文作业质量

苗彦梅

宁夏盐池县第七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和审美创造等能力。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要求,灵活设计各种形式的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语文作业;作业质量;灵活设计;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通过练习,巩固并掌握学生所学知识;二是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在语文迁移中融会贯通,掌握新知。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恪守"减负增效,适度适量"原则,但是在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俩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一)大量布置作业,训练学生做题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绝大多数的教师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练习,以此来训练学生应付各种考题的能力。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不能根据自己的付出来获得语文知识。

(二)作业内容现成,不按实际情况编写

绝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只是注重抄写词语和重点句段,完成课后作业以及其它资料上的题目。教师只是为了图方便,为了节省时间布置作业,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编写作业内容,这样的作业既简单、又草率,显然是起不到训练、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文化素养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温习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化素养[1]。语文作业设计难度需要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难度过大无法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难度过小同时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重点知识纳入设计范围之中,让学生分清主次,便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充分了解与掌握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部分教师将教学看作一项任务,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只重视教材内容的选用,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长此以往,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为教育事业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业设计形式与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不断转变自身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作业内容,教师在设计过程中

三、强化分层次设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立足学生现状,结合学生个性差异,教师进行作业分层,设计不同层级的作业。设计基本题,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的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独立完成;设计应用类题,旨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设计提高题,是为了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目的是满足那些"吃不饱"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应该注重作业层级设计,针对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从而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四、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作业设计理念

作业设计理念直接影响作业质量,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积极转变作业设计理念,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设计经验,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科学的作业内容。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作业设计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分层设计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整体教学框架,结合单元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加强对重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将作业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作业难度过大或者过小,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在预留作业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如分成A、B、C三个层级,学习能力最强,基础最好的学生为A层,依此向下排列。此时,教师可让A层的学生预留一些具备拔高作用的作业,让A层学生通过作业得到更多的拔高训练。而B层的学生要注意对其进行基础夯实,故在预留作业时,教师要注意设计难度不要太高。最后,C层的学生的作业,教师要注意让其可以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对课上的内容进行重新学习,难度不可过大,虽然重点也是夯实基础,但是难度还需比B层学生的作业更低。如此,才能保证获得更好的作业完成效果。

五、教师应与实际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作业设计内容,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作业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作业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与理解力有限,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一句诗表达对教师的感谢,学生可以将所学古诗灵活运用到问题回答中,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发挥自身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完成课外作业。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具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引入童话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根基自己的喜好让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围绕作业设计目标设置合理的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本着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原则,增强语文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成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燕婷、胡靓瑛.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75.

[2]高凤英.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小学作业设计[J].大世界(下旬),2021(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