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江津区德感中心卫生院,重庆,402284
2.重庆市江津区永兴中心卫生院,重庆,402291
摘要:目的 研究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心律失常患者,就医时间均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共计60例。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开展研究,将纳入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两组实施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舒适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上述各项指标的评估均采用专业量表,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接近,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指标评分结果均更优,和对照组差异均较明显(P<0.05)。结论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是良好疗效和预后的保障。舒适护理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增强其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对这一护理方式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律失常;效果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病症,指的是心脏跳动频率或者是节律异常,轻症患者可有头晕、心悸等症状表现,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是猝死[1]。对此类患者而言,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而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还需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因内容不够全面,无法切实满足患者需求,而未能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同时所发挥的对治疗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因此,研究针对此类患者的更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本次研究提出应用舒适护理,关注患者身心舒适度的提升,现对这一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所选时间范围为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对此期间就医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将这些患者划分至两组,两组所包含的患者数量相同。其中一组为研究组,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18:12,年龄45-78岁,平均(58.45±2.35)岁;另一组为对照组,男女患者的数量比为17:13,年龄46-78岁,平均(58.52±2.29)岁。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上述资料数据差异,结果均无意义(P>0.05),可作进一步比较。
1.2方法
研究组所应用的护理方法为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环境方面: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为其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2]。督促相关人员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对病房空气、地面等进行严格消毒;在适宜的条件下,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调节好病房内的温湿度,并随时询问患者对于病房温湿度的感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使患者感觉舒适;严格控制病房内的人员流动,嘱咐相关人员不可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2)心理方面: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采用专业方法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3]。若患者存在轻微的焦虑、抑郁问题,需要及时为其疏导,了解问题形成原因后,有效帮助其化解;若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比较严重,需耐心与其沟通,深入了解其情绪问题形成原因,探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护理期间,反复向患者强调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自觉进行情绪的调节,还可以教给患者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其能够合理的调控情绪。(3)饮食方面:在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及偏好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饮食方面的指导和建议,要求患者清淡饮食,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特别强调饮食禁忌,包括严禁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酒、咖啡、浓茶等饮品[4]。(4)用药方面: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在患者用药之前向其说明用法、用量,用药之后加强对其反应情况的观察,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向医生说明,明确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并对患者的反应做好针对性处理。
对照组所应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和指导,遵医嘱执行一些常规护理操作。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评分越高,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2)舒适程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评估,评分越高,为舒适程度越高。
(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评分越高,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得到的资料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数据均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均不大(P>0.05),护理后,评分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评分均较低。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焦虑评分 | 抑郁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30 | 46.25±2.37 | 20.33±2.52 | 45.56±2.03 | 19.62±2.35 |
对照组 | 30 | 46.32±2.19 | 28.68±2.44 | 45.49±2.14 | 27.36±2.16 |
t | 0.109 | 22.032 | 0.131 | 14.253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舒适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较高,和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研究组 | 30 | 76.43±2.12 | 96.25±1.37 |
对照组 | 30 | 76.58±2.06 | 84.58±2.24 |
t | 0.126 | 15.037 | |
P | >0.05 | <0.05 |
2.3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研究组 | 30 | 74.33±2.52 | 92.28±2.16 |
对照组 | 30 | 74.41±2.37 | 82.35±2.57 |
t | 0.258 | 13.031 | |
P | >0.05 | <0.05 |
3讨论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临床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的是患者病症,缺乏对患者其他需求的关注,因而护理措施并不全面,护理效果也非常有限。舒适护理是近年来在很多疾病护理中都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其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致力于改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5]。本研究对这一护理方式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接受舒适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些方面的改善效果不如研究组明显,充分证实了舒适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是一种适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式,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增强其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对这一护理方式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影响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9):190-192.
[2]田宝荣.舒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21(10):187.
[3]张小彩,陈冬梅,王金秀.舒适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46):200.
[4]刘婷.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医药界,2020(3):1-1.
[5]杜丹.舒适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