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人民医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补铁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51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补铁组27例,静脉补铁组24例。结果8周后,静脉组外周血Hb、RBC、Hct提高幅度均明显超过口服组,治疗中适当的护理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在促红素治疗的同时,静脉补铁是安全、有效且改善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全方位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补铁;肾性贫血;护理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及加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促红素的广泛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贫血,但是,铁的缺乏是患者对促红素治疗效果不良的常见原因,某些患者胃肠道对铁吸收较差,口服铁剂不能满足生血素治疗时的铁需求,而静脉补铁对缺铁的改善则更为有效[1]护理论文。现将笔者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中的治疗,静脉补铁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51例长期在我室充分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时间5~108个月,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4~5h。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补铁组24例,平均年龄(56±9.6)岁;口服补铁组27例,平均年龄(52.64±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异常。
1.2用药方法静脉组:蔗糖铁注射液,每支100mg,予100mg稀释后透析中静脉泵入,2次/周,共10次,观测时间8周;口服组:速力菲(琥珀酸亚铁),每片100mg,予600mg/d,观察时间同静脉补铁组,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素治疗,剂量为:100~150u/(kg·周)。
1.3结果笔者发现,尽管一些血透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铁剂改善缺铁症状,但许多慢性肾衰患者胃肠道对铁的吸收实际上存在障碍,且口服铁剂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表现为恶心、纳差、呕吐、口腔异味等,患者多不能耐受。原有胃肠疾患者更不宜使用,故临床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临床观察表明,两组患者同时应用促红素,静脉补铁组贫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口服补铁组[2],见表1。治疗后大部分的患者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记忆力、视力及听力改善,乏力、头晕、胸闷、心慌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患者对新的用药不甚了解,用药前对治疗往往持怀疑态度。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述了用药的方法、优点并给予有效指导后,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使用及护理遵医嘱,在患者每次透析中给予蔗糖铁100mg(5ml),将药品稀释于生理盐水5ml中,可于透析开始1h后至透析结束前1h的任何时段,通过透析器的静脉端输入人体,以10ml每小时泵入,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此外,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透析器及管道情况,因为贫血改善后,血液黏稠度上升或者血小板上升,外周阻力随之增加,笔者要注意透析当中的凝血现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增加肝素量的方法从而预防并减少凝血的发生。
2.3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2.3.1过敏反应是静脉补铁的毒副作用之一因此,用药前须充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在应用之前应做药敏试验,即先用25mg的小剂量蔗糖铁溶于3ml生理盐水20min泵完,然后观察1h。观察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心率改变、呼吸困难、面色潮红、胸痛症状,对有药物过敏史者最好慎用。为了便于抢救,治疗盘中常规放置肾上腺素。如果无过敏反应,再将剩余剂量静脉泵入[3],本组24例静脉补铁中未有过敏反应发生。
2.3.2消化道及其他反应静脉补铁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皮肤瘙痒亦偶尔发生。本组治疗中,有2例出现消化道反应,仅1例有轻度皮肤瘙痒,但尿毒症患者大多有皮肤瘙痒,是否为本药引起的反应尚不作定论。
2.4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应及时补充蛋白质及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牛奶、鱼、菠菜、紫菜等,少食含钾高的食物、水果、饮料等。
3讨论
通过笔者的治疗及护理发现,在使用促红素的同时,静脉补铁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状态,从而解除对输血的依赖。静脉补铁虽较安全,但并非全无毒副作用,所以,在补铁过程中,用量及护理方法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使用中必须密切监测体内铁储存量及Hb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护理方法。笔者认为,静脉铁剂的临床应用是一种疗效较好,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的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1]MacdougallIC,TuckerB,ThompsonJ,etal.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ofironsupplementationinpatientstreatedwitherythropoietin.KidneyInt,2018,50:1694-1699.
[2]王莉,叶长宁.静脉补铁和口服补铁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比较.四川医学,2021,23(11):1111-1113.
[3]张华,李立波.蔗糖铁致5例过敏反应的治疗与护理.黑龙江医学,2020,116(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