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4

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

陈国庆,尹祎璐,姚星宇,曹梦瑶

成都锦城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资源不足、服务质量低下和服务内容单一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路径优化建议,包括科学厘定财政直接投资的范围和各级政府的职责,自上而下建立农村养老服务推进机制,精确识别养老服务需求,提早布局,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推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鼓励社会参与等。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协同努力,可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构建更加健康、幸福的农村社会,为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本养老服务;路径优化;四川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快速演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显著加剧,农村地区的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省份之一,不仅拥有广袤的农村地区,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外流、老龄化人口增加以及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瓦解,使得四川农村的基本养老服务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

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满足他们的养老愿望。目前,虽然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养老院建设和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的设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供需不平衡、养老机构建设不足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并提出路径优化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推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问题突显,农村养老需求备受关注。本文综合多位研究者成果,研究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通过概述多项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养老现状,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路径优化研究。

首先,赵雅丹(2022)[1]的研究关注了财政支出政策对基本养老服务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作者检验了财政直接投资、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对基本养老服务的传导效应,这有助于深入了解政策对服务的实际影响。周雪(2022)[2]针对养老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针对养老问题,包括提供精细化服务、培养健康习惯、关注心理健康和统筹资源。这些建议有助于改善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罗平(2023)[3]结合社会嵌入理论和贵州养老情况提出了四个对策,包括完善养老机构、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设立统一服务标准和整合资源。这些对策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的整体效益和社会融合度。邓亚(2022)[4]分析了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强化政府职责、解决资金问题、改进服务方式和监督机制。这些建议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可及性。蔡诗叶(2023)[5]通过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强调了城市经济增长和财政倾斜力度对供需平衡的重要性。这对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方跃(2019)[6]强调了预测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性,为政府投入和改善服务提供依据,这有助于解决供给不足和供需不平衡问题。综上所述,国内外众多学者提供了多方面的观点和建议,为改善基本养老服务的政策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从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出发,探究其路径优化研究,以期优化基农村本养老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水平。

三、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分析

(一)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显著

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职责定位不清,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政府的角色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理顺。政府过度干预养老服务市场,如过多的准入和管制,导致了繁琐的程序,但却未能确保服务的充分提供。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资金支持、宣传引导、规划统筹、政策制定、法律建设、监督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而不是过多地介入市场细节。其次,政府在基本养老服务中的兜底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三无”人员、低收入者和贫困老年人的服务供给不足,这意味着一些最需要关怀和支持的人群未能获得足够的帮助。政府需要强化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最重要的是,政府的作用偏差影响了市场和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政府应该更多地培育和支持市场和社会主体,鼓励他们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和创新。这包括提供更多的支持措施、减少冗余的监管,以及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养老服务领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需要重新明确职责,减少过度干预市场,加强基本养老服务的兜底功能,同时积极培育和支持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参与,以建立更加健康、多元化和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将有助于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二)基本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短缺

当前,我国的机构养老领域面临着巨大的从业人员供求不平衡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失能老人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全国老龄委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7700万人。按照国际标准,每3位失能老人需要配备1位护理人员,这意味着我国需要1000万以上的专业人员来满足需求,然而目前仅有不到100万人,供给明显不足。

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主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首先,养老护理工作通常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工资待遇较低,这使得许多年轻人,包括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职业。据统计,持证上岗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不到2万人,而目前从业的大多数人是40至50岁之间的下岗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养老服务。此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需要更多层次的服务,包括精神慰藉、心理咨询、康复服务、护理就医、临终关怀等。这些服务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更广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但目前供给不足,导致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路径优化分析

(一)科学厘定财政直接投资的范围和各级政府的职责

为了提高财政直接投资效益,更好地发挥其在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中的兜底性作用,需要明确其重点范围,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实施精准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于收入较低的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政府应通过财政直接投资建立公立养老机构,由政府直接经营或委托经营,并免费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这将有助于保障弱势老年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服务,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社会公平。

在财政直接投资项目的确定方面,应根据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等级评估,合理确定财政直接投资的规模,并建立常态化的规模调整机制。此外,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中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也至关重要。中央财政应承担平衡各地区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差异的责任,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进行动态调节,以缓解地区间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应负责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确保资源充分均衡。

为促进老龄服务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将老龄产业纳入新产业发展计划,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激励私营和外资企业参与老龄产业发展,并发展各类老年服务产业,以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措施有望推动老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基本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二)应自上而下建立农村养老服务推进机制

农村养老服务领域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首先,全面规划是必要的,包括建立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执行计划,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和战略引导。这将为养老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其次,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包括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困难老年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并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同时,需要积极推进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确保各级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提升服务质量。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也需加强,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并建立医疗资源与基层养老服务的协作机制,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不足,政府应出台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创新发展多种新养老服务模式,如慈善、医疗和智慧与农村养老的结合,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确立健全制度保障是构建持久有效的体系的核心,包括但不限于规范土地利用、减免税收、提供金融支持、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有机结合、设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制度、优化薪酬待遇、加强监管考核以及制定奖惩细则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需增加投入,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视为公益事业,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和多元养老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服务供应体系。此外,强化监管和监督机制,确保养老资金的合法使用,以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福祉。农村养老服务领域需要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承担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以确保养老资金的多元化来源,并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社会效益。这将有助于老年人获得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福祉,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三)精确识别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需求的准确辨识是实现养老服务的精确供应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的识别面临着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妨碍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精确供应。为了借助现代化技术推进养老服务需求的准确识别,可以采取以下关键措施。首先,通过普及养老知识和增强老年人的自我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愿和需求表达积极性。为那些表达能力受限的老人,可以运用互联网和智能居家技术实现智能数据收集。随着数据的积累,可以建立农村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个人信息和养老服务资源,通过村级入户走访和互联网技术,以更精确地匹配老年人需求,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同时,还可以建立科学的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培训专业评估人员,并与老年人互动,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评估结果应纳入大数据系统,实现差异化的服务供给,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最后,需要建立养老服务需求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和大数据平台,了解老年人的满意度和需求变化,以确保养老服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和适应性。

(四)提早布局,保障人力资源供给

四川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但养老服务领域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从业人员不足、素质不高、道德问题、专业技能差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甚至导致虐待老人等事件。同时,社会对养老从业人员存在偏见,职业发展受限,工资待遇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科学制度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确保养老服务人员供给,解决养老服务的用人问题。

第一,提高养老服务业吸引力。为提升养老服务业吸引力和改善从业人员现状,需采取两方面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提供补贴,促进杰出企业发展。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职业发展前景,激励从业人员提升技能,增加回报。其次,改变社会对养老从业人员的偏见,提高老年人尊重和关爱意识,培养高质量养老企业,塑造光荣养老服务形象。从业人员也需树立正确职业观念,认同养老服务价值,赢得社会尊重。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业的吸引力,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为社会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构建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四川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在规划制定过程中,需同时兼顾当前养老服务业所需的人才和未来四川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为未来储备相应的人才。

依据制定的规划,应持续进行人才培养,重视挖掘和培养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首先,可选择具备养老服务和护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对于现有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可从中筛选出热爱工作、愿意付出努力、愿意贡献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应对养老服务从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其次,应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教师,填补现有从业人员在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同时解决特殊岗位人员的短缺情况。

第三,拓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发展空间。养老服务业不仅需要吸引人才,更需要留住人才,因此职业发展空间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保障和令人满意的工资待遇,这是留住人才的基础,也是激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提高其职业技能的有效手段,更是体现行业发展空间的具体表现。拓宽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发展空间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保障并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

(五)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追踪保障体系

第一,严密追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本研究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预测了2019年至2052年四川省老年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同时,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库,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服务项目的需求比例数据,对未来四川省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期和不同服务项目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到2052年,四川省的老年人口增幅较大,群体数量庞大。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多项服务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如助餐、助浴、助行、排泄照料、上门看病、送药服务、健康咨询与管理、聊天解闷和娱乐活动等。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这些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养老服务需求的类型和数量。因此,四川省政府需要密切追踪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以准确了解未来人口结构变化,为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做好准备。同时,随着寿命的延长,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及时调整不同养老服务项目的供给数量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确保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政府需根据这些预测数据,制定合理政策和规划,以因应未来老龄化问题的挑战。这一工作不仅是提供养老服务的基础,也有助于解决当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第二,及时关注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08年和2011年的“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五种状态,包括健康、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和死亡,以深入研究老年人在这些状态之间的转变和影响因素。通过采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测算方法,本研究估算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不同健康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从而预测了未来年龄在65-79岁、80-89岁和90岁以上老年人在健康、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四种状态下的人口数量。

这一预测结果可作为确定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规模的依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需要密切关注人口健康状态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养老服务供给,以确保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都能获得合适的养老关怀,避免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倡导和推动老年人改善自身健康,特别是鼓励老年人改善营养状况,开展相关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以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减缓健康状况下滑的趋势,促进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养老服务的压力。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和规划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以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五、结论

本文对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路径优化建议。通过从政府职能及人力服务等各类成因出发分析现有的养老体系问题,提出在精准识别定位养老问题下,科学厘定财政直接投资的范围和各级政府的职责来自上而下推进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总的来说,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大投入、推动多元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制定政策,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雅丹. 财政支出政策对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DOI:10.27006/d.cnki.gdbcu.2022.001228.

[2]周雪. 农村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DOI:10.27006/d.cnki.gdbcu.2022.001538.

[3]罗平. 贵阳市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贵州大学,2023.DOI:10.27047/d.cnki.ggudu.2022.000815.

[4]邓亚. 达州市基本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2.DOI:10.27005/d.cnki.gdzku.2022.000426.

[5]蔡诗叶. 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仿真[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3.DOI:10.27338/d.cnki.gsjmu.2021.001165.

[6]方跃. 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需求预测及应对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1.DOI:10.27715/d.cnki.gshgj.2019.000035.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项目“四川农村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识别与精准供给研究”(项目编号:SQZL2023C02)

者简介:陈国庆(1993-),男,安徽和县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