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交往和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幼儿同伴交往和合作行为发展水平的关系

卢园莉

河北大学幼儿园  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要从幼儿时期就加以引导。社会交往能力是个体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有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幼儿具备更为出色的语言交际、情感表达等基础技能,在进行社交活动的过程中,其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更为迅速。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独立人格与人文意识的黄金时期,在此阶段重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能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合作行为;发展水平;关系

引言

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日后进入社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今时代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不断发展的能力,而家园协同则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必经途径。针对幼儿社会交往中的问题构建家园协同的培育策略,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使幼儿可以全面、健康、和谐地成长。

1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结合当前幼儿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呈现如下特点。首先,部分幼儿比较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边缘人”的角色,自我表现意识发展不全面,缺乏良好的社交技能。此类幼儿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惰性特点,直接影响着其集体意识的培养,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其次,部分幼儿表现出过于外向的特点,甚至会存在攻击性的行为,缺乏与他人友好交流的基本技能,导致和其他同伴很难和谐相处。不难发现,大部分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若缺少教师的有效引导,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意识,这对后续的学习与生活都将造成影响[1]。究其原因,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失衡与家庭环境、教育活动等有关。部分幼儿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幼儿平日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外出务工的家长往往仅能在物质层面满足幼儿的生活需求,难以对幼儿进行行为引导与情感教育,这十分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对幼儿来说,父母对幼儿的关心和支持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能帮助幼儿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反之,若父母缺位会导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退化,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2幼儿教育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加强师幼互动,萌发交往倾向

教师的人格素养、行为、观念等会影响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与幼儿的互动,在师幼互动中带给幼儿愉悦、轻松、和谐、平等的交往体验,消除幼儿对社会交往的自卑感、紧张感与畏惧感。与此同时,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理念,认可每一名幼儿自身具备的社交潜能,赞赏幼儿每一次小小的进步与提升,鼓励幼儿广泛、自由地与他人交往,使幼儿体验到社会交往的乐趣。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向师性”特征,以身作则并成为幼儿社交的榜样,以教师的教育智慧激活幼儿的社交智慧,注重对幼儿的鼓励、启发与带动,使幼儿在社交中有意识地照顾他人情绪、约束自身行为,以此萌发幼儿的交往倾向,为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做足、做好准备。例如,在《搭积木》游戏活动中,因幼儿生活经验、搭建经验的差异性,一部分幼儿可以将积木搭得又高又稳,但另一部分幼儿在反复尝试后依然没有掌握搭高的要领。此时幼儿之间开始相互交流,也有一两个幼儿开始帮助同伴。教师要抓住机遇,赞扬帮助他人的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关怀与关注,并采用幼儿示范、教师讲解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搭高技巧。通过师幼互动,强化幼儿正确的社交行为,并且在幼儿群体内树立榜样,带动幼儿社交能力的形成、提升。

2.1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非常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丰富多彩活动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家中或者幼儿园中为幼儿准备一些玩具、游戏设施、艺术材料等,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同时,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游戏规则,让幼儿自己组织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领导力,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2.3创新游戏教学观念,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若要充分发挥出角色游戏在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的价值,首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抛弃按部就班的游戏流程,将创新活动内容和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其次,应该站在理论和理性的高度上增强自身对游戏活动的认识,了解角色游戏在情感层面、认知层面以及社会性层面对幼儿带来的影响。幼儿园也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到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参加观摩学习,汲取其他幼儿园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准备以及游戏指导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宽幼儿教师的教育视野,提高他们对角色游戏的重视,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为角色游戏的应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4家园校合作,协同育人

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而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性支持环境。家园校三方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幼小科学衔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幼小衔接阶段要加强三方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加强园校之间的联系。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系可以由当地教育部门来搭建沟通桥梁,以就近原则来让小学与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座谈,共同讨论幼小衔接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还可组织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双向轮岗体验。同时,要注重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小衔接中。例如,幼儿园以“幼儿人际交往”为活动主题,让不同年级的幼儿相互寻找新的伙伴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同时让家长跟班观察,了解幼儿人际交往中的不当行为,及时进行纠编。借助相关活动的开展,幼儿教师也可开设专题讲座对家长进行指导,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5开展互助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社交能力不能只依靠同龄幼儿间的交往,而是要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在混龄教育环境中,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同伴进行互动,学习不同年龄段同伴的社交技能,学会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与社交对象,也会在帮助他人、获得他人帮助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温暖,进而提升幼儿沟通、合作、互助、解决冲突等社交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交意识。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开展基于混龄教育的互助活动。

结语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只有获得积极、良好的交往体验,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对待他人,并充分考虑他人的心理,进而快速适应社会环境。教师要全面识别影响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教师因素、集体因素、幼儿自身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并结合实际教育经验、具体教育案例,从加强师幼互动、创设情感环境、精心设计活动、扎实推进家园共育等四大方面入手,有效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薇.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指导策略——以大班角色游戏“逛超市”为例[J].教师博览,2022(15):83-84.

[2]陆俊燕.浅析幼儿教育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2):98-100.

[3]李叶俊.利用共享角色游戏提高中班幼儿交往能力[J].家长,2022(6):72-74.

[4]杨润泽.足球活动提升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5]许惠端.戏剧育人葆真养正——利用创造性戏剧促进幼儿社会交往问题行为矫正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