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卢艺家具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养生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要想满足这种高要求,就要从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入手,尤其是要保证室内的家具具备一定的养生性质。例如,红木家具就是一种典型的养生家具之一,其自身材质的特殊性,对于提高人们睡眠质量,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以及舒筋活络等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这类家具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受欢迎的程度也是十分明显。本文也会针对红木养生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因素展开着重分析,并以常见的红木座椅作为设计研究对象,提出以人为本的结构设计策略,以便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红木养生家具;人体工程学因素;结构设计;策略分析
前言
红木家具是最具代表、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具类别之一,其在家具市场上占有着一定的份额及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养生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家具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攀升,传统家具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高要求。必须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养生”这一理念融入红木养生家具各结构设计中,这样才能使其具有的养生保健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进而更好地贴合人们的使用需求。
1.红木养生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因素分析
红木养生家具是一种根据现代人的身体特质及生活方式,采用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人体工程学、医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生产设计出的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新型红木家具。由于家具直接与人体相接触,所以对于造型结构的设计,人体工程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生理方面,即红木养生家具可以在人们使用时,享受到最合理的支撑,以便让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均衡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合理姿势,不会因局部受力不均衡,而给人体的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压迫和伤害;其次,心理方面,红木养生家具无论是外观结构设计的美观度,还是环境营造能力,都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会对其日常工作和学习造成任何影响[1]。
在红木家具中,红木座椅是最为常见的坐具,在设计其整体结构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体工程学理论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搭脑设计
所谓搭脑,是指座椅靠背的顶端横档,即靠背加高后产生的形态。不同红木座椅,所呈现的搭脑形状以及舒适度也不尽相同,一般可分为直线形和非直线形两种形态。针对搭脑的设计,关键任务就是要保证其高度可以有效承托人体颈部压力,尽可能将支撑部位固定在人体头部枕骨下方到颈椎中部之间。而造型上,要以圆润的曲线形式来构建搭脑轮廓,尤其是搭脑中间部位的形态,尽可能向下凹陷,使其与人体枕骨的弧度相契合,不能出现尖锐的硬角,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体舒适度,避免给颈部造成较大的压力。
2.2靠背设计
靠背的不同形态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无太大区别,一般整体呈现S型的靠背更加贴合人体背部的曲线,其所产生的舒适度也会相对突出。基于此,对于红木座椅的靠背的设计,要根据座椅性质的不同,适当将靠背合理后倾,使其弯曲的角度尽量保持在90-120°之间,这样才能让人体的重力通过背部抵靠在椅背上来获得支承,从而降低背肌静压,增强人体坐姿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一般情况下,曲线型的靠背带给人体的舒适度要高于直线形态的靠背,因为这类靠背的高度与弯曲造型都契合人体脊椎弯曲的舒适度,人体在接触时,可以充分利用靠背的线条凸起来进行背部的穴位按摩,这样既可以缓解人体的各类病痛,如脖颈处的强痛、腰痛等,同时也能起到病良好的养生作用。基于此,在设计红木摇椅扶手时,为了满足人们的养生需求,就要着重考虑靠背弯曲造型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坐感体验。
2.3扶手设计
红木座椅的扶手可以为双臂提供可靠的支撑,在设计时,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要以支撑人体手肘,处于人体臀部和手臂宽度之间为最佳标准,以免人们在使用时,会因扶手设计不合理而出现肩部疲劳、手臂无法稳定等问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从扶手的平面角度形态来看,要保证扶手外框高度处在200-250 mm之间,且扶手间距要控制在460-600mm之间,这样才能带给人体一定的舒适体验。另外,还要注重扶手形态的合理设计,因为其与人体的舒适度密切相关。通常,线形扶手的受力面相对较小,很容易对人体胳臂造成压迫感和疼痛感;面形扶手的舒适度相对偏高一些,但尤以弧形扶手和曲面形扶手的舒适度最为明显,因为这类扶手的弯曲造型自座椅靠背外框开始向外弯曲,然后再向内弯曲,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便于人体手臂放置,而且还能方便人体侧身倚靠,使其在长期使用时,手臂不会产生任何疼痛感和麻木感。
2.4座面设计
座面是红木座椅结构中最为重要的承托部件,在设计时,应着重加强对座面高度、深度以及宽度的合理设计,一般按照相关规定,可将红木座椅的座高控制在400-480Mm之间、高度从足底平面开始计算、座深则保持在360-430 mm范围内,这样让人体在接触时,才能使其大腿可以保持水平,小腿垂直,且双脚平放于地面。但若是坐面高度偏低,就会拉直腿长的人的腰椎曲线,并使其骨盆后倾,久坐后势必会出现腰膝酸痛的不适。另外,为了增强人们使用的舒适度,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座面的硬度,以便可以将人体重量均匀分布于坐骨结节区域。但若是为了增加座椅的体量感,而提升座面高度,还要在座椅下方设置专门的脚踏,以便分担人体腿部压力,避免人体接触时因座面前缘压迫而出现大腿血液循环受阻,小腿麻木肿胀等不适情况。此外,针对座椅座面的形态的设计,通常依据扶手椅座面板的形态特征,可将座椅座面分为矩形和非矩形两种形式。其中,矩形座面最为常见,也可称为直角形态的座面,虽然易对人体产生磕碰,但坐感舒适。而后者座面则要根据座椅板面的外部形状特点细分为弧形、折线形或不规则的座面。其中,弧形座面的舒适度要高于折线形座面。而形态不规则的座面虽然造型独特,设计线条感较强,但不适合人体长时间久坐
[2]。
2.5脚踏设计
脚踏,也可称之为“脚床”、“踏床”或“脚蹬子”,其是红木座椅中满足人体足部支撑需求的重要组成部件。根据脚踏形式,其一般分为一体式和独立式两种形态。其中,前者类型的脚踏主要以管脚枨、托泥以及脚踏板形式为主,整体造型基本为圆棒和窄木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高度设计给予相应的重视,这样才能让人体在使用时,足部、腿部和臀部都能享受到一定的舒适感。而后者脚踏则包括保健凳与掴脚蹬两种形式,这类脚踏通常适用于那些宽度和高度明显的大椅座,为了避免人体接触时出现两脚悬空的情况,就需要设置专门的脚凳来支撑人体腿足,以便更好的增强人体舒适性,突出红木座椅的养生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木家具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具类别之一,在对其进行养生设计时,就要加强人体工程学理论的科学运用,使其能够与传统家具设计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符合人体生理、心理以及各部分关节活动的规律,增强家具的舒适程度和养生功能,使其在与人体接触时,不会带给人们一定的压迫感和不适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保障红木家具的生产品质,体现其养生设计优势,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理论,对红木家具各部分的造型结构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为红木家具产业的更向前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心怡,闫小星.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红木养生家具的结构设计[J].艺术科技,2019,(08):29-30.
[2]金显寿.浅析红木家具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应用及趋势[J].天工,2018,
(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