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口和生育政策的演变等因素,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向空巢化、老龄化和小型化转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功能和作用在逐渐弱化,而机构养老提供的资源却严重不足。居家养老作为目前积极探索的热门话题,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两种养老方式的不足,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照顾,节约资源。这种养老方式可以灵活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体现了“老有所养”的理念。
关键词:居家养老;智能联动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国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凸显。经济文化水平发展较高、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发达国家基本都处于现代化进程末期才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我国目前整体仍处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整体水平不高的形势下,就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一、智慧居家养老
1.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也被称作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它最初的理念起源于政府出台的关于解决大龄下岗女工求职与需要服务照顾的困难老年群体需求的一项政策。最初的服务对象是“三无”老人,后来这种模式逐渐进行推广演变,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这种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大到了有居家养老照顾需求的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体现了“原居安老”思想,它以家庭为核心,以所在社区设施为基础,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接受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兼顾其他两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各自的优点,最基础的提供的服务功能是三大类,分别是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居家养老模式按照老年人接受服务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老年人在家中需要养老服务时,通过终端或者电话呼叫等方式将自己的需求告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接线员,接线员在收集到老人的诉求后,生成工单,将工单派发给老人所属区域的服务公司,公司建工单分配给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服务。第二种是老年人自发的到社区中,参与接受相关机构组织的居家养老服务。最简单的居家养老系统是由相关服务平台和终端组成。
2.智慧居家养老模式。智慧居家养老相关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的“智能养老”相关理念,该理念提出最初指的就是运用智能的设备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的一种养老模式。结合目前以大数据等信息手段为主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对于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定义是:依托于传统居家养老模式,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家庭等多方力量,运用物联网、数据等现代科技技术,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诊疗、心理咨询、社交学习等养老需求,让老人共同拥有一个更高效、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的一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3.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结合上述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定义,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以满足居家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需求,结合政府、家庭、社会机构等多元化供给主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便捷的养老服务模式。
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1.中国现阶段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对智慧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中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在以《智能化养老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演讲中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逐渐被关注,养老行业的职能化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互联网等科技技术为技术依托,结合老年行业自身的特点,探索更为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主任提出,智慧居家养老主要包括日常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需求;精神需求包括精神慰藉和休闲娱乐需求。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群具有不同的差异需求,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针对不同老人提供不同的养老照护服务。由此来构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型。
2.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老年群体由于其特征不同都存在差异性的养老需求,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养老服务供给模型。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养老需求层次模型,其中把老年人需求层次从低至高分为五大类,依次是生活技能、医疗护理、生活支持、心理慰藉、养老金融,并阐述了需求具体内容。认为智慧居家养老是智慧养老与虚拟养老院功能的结合,能满足老年人5个层次的需求,即日常看护、生活帮助、物资提供、医疗照顾和精神抚慰。认为除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外,养老需求主要有五部分,即食品需求、医疗护理需求、生活服务需求、精神心理及社会参与需求。
3.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针对于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立足点都是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居家养老服务就产业性质来说属于第三产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拉动内需带动就业。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早已突破两亿大关,到2025年,老龄人口占比将突破17%。养老产业对象是“夕阳老人”但是它确是“朝阳产业”。未来养老产业将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这一角度,提出目前养老产业发展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市场化机制、政府缺乏顶层设计以及存在的技术风险等缺点。认为政府应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出台智能化养老建设标准,实行多元参与的养老市场模式并可根据相应的人口规模规划建设老龄社区。
三、国内智慧居家养老案例的启示
1.养老服务供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从老年人实际居家养老的需要出发,在充分尊重老年人实际意愿的基础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每个人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都不尽相同。在进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需求完善优化服务供给。
2.坚持多元资源优化配置。以往的智慧居家养老发展中,政府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相关服务设施配置和智能设备研究中起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城市建设更加强调多方面资源的共同作用参与,智慧居家养老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主力推进,已经难以满足当前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在智慧养老发展中应改变以往的策略,顺应时代的发展。引导各种力量资源共同参与,作为引导管理者,实现各种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资源的最大效益。
3.建立健全政策、资金的扶植供给力度。智慧居家养老事业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它是一项投资周期长、投入大、回报效益缓慢的事业。随着供给侧的改革,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最终会走向由政府主导、企业加盟、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发展的前期,政府应重点培植一部分企业作为居家养老发展的试点企业。政府在前期需要在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慢慢形成带头试点,鼓励其他企业更多地参与到智慧居家养老事业中来。
4.必须坚持“智慧化”的发展策略。智慧居家养老实际的构成就是智能设备和智慧化信息平台,它的先进性就体现在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与现代智慧养老相结合。使得养老服务优质化、服务项多元化,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满足智能设备建设和智慧化信息平台的完善后,应加强各个数据信息库之间的连接合作,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通过智能医疗检测设备,将老年人的相关身体数据联网上传到医疗机构网络中。实时观测老年人身体数值变化,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作出预判。建立个人信息联网数据库。实现便捷的远程医疗等信息化医疗服务。
总之,居家养老本质就是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空间内进行养老,通过享受人性化的服务,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面临目前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式,居家养老能够兼顾多种养老方式的优点,形式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1]王华,时代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2021.
[2]刘立丹,居家养老适老化设施改造与AI智能联动模式分析.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