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在养老机构中对护理员共情能力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3

叙事护理在养老机构中对护理员共情能力效果观察

摆春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养老机构护理过程中,进行叙事护理,能否提高护理员的共情能力。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25例在养老机构接受护理的老年人,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实验组12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叙事护理,从护理护理质量、共情能力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方面进行对照。结果 在各方面比较中,实验组均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应用标叙事护理效果是好于基础护理的(P<0.05)。结论:应用叙事护理后,护理员共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叙事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员;共情能力;效果观察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各方面需求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2位年轻人赡养4位老年人甚至是6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无法承担家庭养老,由此,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养老机构[1]。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随着社会对养老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因此对老年人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强调了对护理员共情主义意识的培养[2]。共情主义能力是对他人境况的感同身受,从而做出换位思考的能力。许多科学研究都表明,医护人员良好的共情主义能力有利于社会上良性关系的形成,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存效率与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满意度[3]。在养老机构护理员为长者提供的看护流程中,共情主义技能已成为其专业素养中不能忽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多项研究亦表明,机构护理员共情技能得分仅为中等水平,亲情护理冶水平尤显欠缺。研究实证表明,共情水平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照料计划的执行获得改善[4]。该研究针对25位在养老中心进行照料的长者进行叙事护理干预项目,为提高养老机构医务人员的社会共情水平,并有助于其在合理认知工作关系、规范专业活动、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25例在养老机构接受护理的老年人,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实验组12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年龄47-55岁,均值(51.59±2.63)岁,体重55-75kg、均值(65.18±6.97)Kg。对照组年龄47-55岁、均值(51.15±2.61)岁,体重53-77kg、均值(64.22±5.96)Kg。对这些接受护理的老年人进行检查,这些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无精神类疾病。且护理人员与患者签署相关协议,确保此次测试顺利完成。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用常规模式管理对照组老年人,包括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对有基础性疾病老年人的护理,叮嘱其在护理期间按时吃药。做好养老机构卫生的护理,使老年人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之中。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还要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内心想法,逾期多加交谈,缓解老年人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

 1.2.2实验组

实验组:叙事护理是利用后现代心理学叙事疗法的观点与方法对保护客体实施心灵保护的治疗方法,通过故事叙说、将问题外化、解构问题、改写问题、治疗文件、外部见证,帮助护理对象重构生命、疾病与故事价值,继而对护理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干预的实践途径。(1)由养老机构内的护理人员,根据病人基本资料(包括有无基础性病史、家庭构成、性格特征、社会经验以及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密切观测其心理变化,以预见其可能存在的心理缺陷,并设立故事记录本,进行笔录,然后和组长或组内成员一起讨论具体叙事护理上的对策。(2)通过养老组织中的护理人员和老人面对面采访方式实施,由组中统一制订叙事采访计划,每天采访二次,每天采访期限大约为一小时。访谈期间,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应当增加和病人的互动,并注重于细节、话题,或利用诱导性问题引导病人讲述、倾诉,或讲述出自己的不良情绪,或完整讲述一个故事,例如让患者记录自身在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使病人的情感得以充分表现,将其心灵问题外化。注意成为每一个聆听者,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尽量地给病人全面的讲述某件事情,在讲述过程中从不插话,并适当使用身体语言(如轻握患者双手,抚摸其背部,保持眼神交流等)。在访谈过程中,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从对方的思考模式中客观地了解其心里感受,不着痕迹的引导其回顾在既往出现了某些疾病时是怎样克服的,从而引领其在多角度反思自己潜藏的能量,并帮助患者用积极事件的建立来改变当前的消极情绪,从而使其重新重整自身,增强应对人生困境的勇气。(3)在访问完成后,医疗组织内的护理人员将叙事记录本上记载与病人交谈的情况,并在当天对交谈情况加以总结说明,认真查找老年人所出现的身心问题和危害他们生命品质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并在下次叙事采访时密切注意他们的情况有没有好转。(4)每周各班举办一个团体研讨会,由各个组织成员分析自己的采访感受,并由全体成员根据个人叙事内容展开集体探讨,共同探究老人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适当的看法或建议,协助养老组织内的医护工作人员对下周采访进行相应筹备。

1.3 指标观察

1.3.1护理质量比较。

1.3.2共情能力的评分。

1.3.3心理状态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护理质量评分[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108\wps2.png±s(分)]

指标

护理熟练度

护理责任心

沟通能力

处理事故能力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12例

75.38±3.97

92.21±2.27

74.62±3.17

93.17±2.14

76.19

±3.61

90.03

±3.27

75.04

±3.33

93.73±3.77

对照组13例

72.29±3.03

83.36±2.19

73.26±3.16

84.36±3.34

72.11

±3.28

81.99

±4.31

70.97

±3.73

82.36±3.72

t

4.375

19.839

2.148

15.704

5.914

10.508

5.755

15.179

P

0.512

0.000

0.534

0.000

0.627

0.000

0.723

0.000

2.2 比较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评分比较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共情能力评分[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108\wps2.png±s(分)]

指标

观点采择

情感护理

换位思考

心理护理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12例

64.82±4.42

88.41±5.67

64.35±4.36

88.37±5.34

64.84±4.68

88.29±5.26

64.35±4.25

88.23±5.31

对照组13例

64.58±4.62

81.39±4.58

64.31±4.23

81.68±4.71

65.26±4.31

81.12±4.52

65.82±4.45

81.32±4.68

t值

0.229

5.867

0.040

5.734

0.403

6.306

1.463

5.958

P值

0.818

0.000

0.968

0.000

0.687

0.000

0.147

0.000

2.3 对比心理状态评分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对比心理状态评分[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108\wps2.png±s(分)]

指标

紧张症状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压抑症状

时间 

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

实验组 12名

62.37±5.77

90.21±4.25

61.01±6.22

89.76±6.06

66.26±3.98

93.05±3.38

67.77±6.87

88.16±6.61

对照组 13名

62.59±5.63

79.19±6.73

61.69±5.86

73.05±6.71

66.35±4.07

78.42±3.37

67.89±6.45

80.82±6.66

t值

0.339

7.197

0.442

6.987

0.476

8.296

0.673

7.358

P值

0.568

0.000

0.523

0.000

0.457

0.000

0.225

0.000

3 讨论

机构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体现了对老年人老有所养的一种人文的关怀。它主要针对目前养老的现状,比如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无法协调与家属的交往方式和联系等相关问题[5]。尽管养老机构能够有效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难题,但是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生活,所以机构养老中心将其当成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项。在当前,很多养老机构都把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与看护工作当成了的重中之重,尽管机构养老中心的生活设施与照料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忽视了大量老年人入住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求[6]。老年人从熟悉的家庭生活转变到陌生的、崭新的养老机构生活,意味着老年人的生活、心理、人际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陈爱如对老年人养老机构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中表明,约有70%的老年人在心理上适应性较差,50%以上的老年人出现人际交往问题[7]。有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人最初选择养老机构时,是对现实的服从,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老年人对这种改变是逐步适应的过程,他们经历了一个从“服从—同化—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适应程度和速度决定了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晚年生活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生理机能的改变,老年人的患病率不断地增加,加上入住养老机构引起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无法很好地适应,导致晚年生活满意度下降[8]。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因素在生理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不少老年人而言,机构养老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心理适应困难,心理适应困难的老年人则会出现抑郁、烦躁等症状。

叙事护理是一种崭新的医护实践模式,发源于九十年代。故事,用于医护上就是倾听治疗中的有关人士诉说他们的经历。叙事护理是利用后现代心理学叙事疗法的观点与方法对治疗者实施心灵治疗的工作方法。当前叙述护理的起源和方法尚未明确,大致分为叙述临床、叙事治疗和叙述治疗三种。叙事护理可以帮助服务人完整的说出心中的世界,倾诉自身内在的渴望与问题,重新看待人与问题的联系,协助人们弱化负面的问题,有利于身体健康与病情的恢复

[9]。查阅了有关文献,先后大约有二十个左右的国家先后研究了叙事护理问题,英国和美国研究相对超前,论文率均为85%以上。尽管叙述护理的有关领域持续增长,但和其他方面比较,叙述护理研究目前尚处在早期开发阶段,同时叙述护理领域没有实现饱和,目前在叙述护理方面的科学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缺口[10]。最近十多年的有关叙事护理的研究成果中,叙事护理主要运用在医疗组织在人生重大事件下的身心适应或生存素质提高及其对医护人员共情主义意识的训练,应鼓励个体的主动反应[11]。王妙的工作中,把心理叙事护理运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它能够协助老年人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它有助于我们重塑生活的价值,重新确立角色认知和人际关系,并更主动地适应社会,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共情力。叙事护理适用于对护理人员的共情行为方面的干预,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2]

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护生的关怀能力与共情、情商、沟通能力存在关联,在其中共情是与人关怀程度的最强因素,而共情程度与沟通满意度也在一定意义上调节着孩子情商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意识共情、情感共情和动作共情主义,是组成共情的三部分[13]。该实验结果表明,当实施叙事护理时,护理人员的共情主义能力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维、心理护理等方面成绩都远远超过训练时(P<0.05),表明了基于情感叙事护理的训练时在帮助医护人员更深刻地了解病人心理和提高她们共情主义理解能力上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在运用叙事护理方法时,也要同时关注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不断完善培训方法,以适应研究对象对共情能力提升的需求,从而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14]。因此,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应当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共情、沟通满意度,以提高工作幸福感,促进护士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5]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叙事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可以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并结合质性研究,以更好地获取护理人员的深层感知,深入探索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工作幸福感,以期通过叙事护理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的获益。

参考文献:

[1]樊久云,张利君,王雪莹等.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心理弹性与工作投入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5):21-24.

[2]刘魏,由增研,蔡克等.安宁疗护护士灵性照顾能力与伦理敏感性及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J/OL].护理管理杂志,2023,25(16):131-136.

[3]郝伶.叙事护理培训在高职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23,9(14):2573-2575.

[4]秦亚楠,任秀芹,戴莲等.护生医学叙事能力的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3,6(4):352-356.

[5]黄元琦,冉庆夫,梁波等.基于ADDIE模式的叙事护理培训对门诊导诊护士人文关怀和共情能力的影响[J].蛇志,2023,35(2):266-269.

[6]李延甫,谢肖霞.新入职规培护士叙事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30(4):64-68.

[7]罗斌. 叙事护理干预对养老机构老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22,158(17):167-171.

[8]王校宇,周凌寒,彭小苑等.养老护理员实习中开设叙事教育课程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22,36(3):541-544.

[9]俞榕清. 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影响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21,13(11):15-19.

[10]张文瑜. 养老机构护理员心理弹性、共情疲劳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157(23):161-169.

[11]严思彤,李萍,孔令媛等.养老机构护理员共情疲劳现状及主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1950-1953.

[12]严思彤. 新疆养老护理员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135(22):173-177.

[13]严思彤,李萍,孔令媛等.养老护理员共情疲劳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8):27-28

[14]赵思宇,张会君.辽宁养老护理员共情能力与工作倦怠的调查及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5,36(2):59-61.

[15]赵思宇,张会君.辽宁省养老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