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省 茂名市 5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念和制度建设的核心要素,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法治思想强调通过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教育领域对法治思想的渗透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件、人物,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为未来的公民做好法制观念的铺垫。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诠释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法治建设的时代使命。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到“历史教学要关注法治发展史的教育,要重点讲述依法治国的历史范例”。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法治思想的渗透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渗透法治思想,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法治思想的内涵。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材体系需要更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体系相对滞后,无法完全满足培养学生对复杂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和思考的需求。
2.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传统的授课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这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法治思想的策略
1、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法治影响培养法治观念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示法治在历史中的实际运作。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法治思想的关注度。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军阀混战、经济困顿、社会动荡等,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社会背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这些信息,能够使学生对当时社会混乱的现状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进而理解变法的紧迫性。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具呈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通过展示相关的政令文件、变法措施以及新政的影响,使学生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认知法治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具体作用。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当时的图片和短视频,展示百日维新和变法运动中的社会氛围和人民的反应。这样的展示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法治在实际运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2、使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
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过程,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这种实践性的活动有助于将法治思想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以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法庭活动,邀请学生分组扮演相关角色,如中国政府代表、英国代表、商贾代表等,模拟鸦片战争时期的法庭审判。学生将在模拟法庭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就当时涉及的贸易问题、领土纷争等展开辩论和辩解,以还原当时法庭审判的情境。同时,教师可以为模拟法庭活动准备相关资料,如当时的法律文件、贸易协议等,供学生参考。这些资料将成为学生辩论和发言的基础,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鸦片战争时期的法律依据和争端情境。在模拟法庭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挖掘各方的观点、立场和理由,并通过辩论来呈现当时复杂的国际法律环境。这样的实践性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模拟法庭活动后进行讨论,反思各方的辩词、法庭判决是否合理,并联系实际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当时法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进行深刻思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鸦片战争》中法治的角色和影响。
3、使用案例分析法强调法治与公民责任的关联
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法治与公民责任的密切关联,鼓励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认识到法治对于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当时我国进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历史背景。教师应强调法治在外交谈判和决策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条约签署、国际法的适用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是国家独立自主开展外交的基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有关当时外交部门和决策者如何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使学生直观感受法治在外交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法治是确保国际关系稳定和公正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民责任与法治的互动关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公民应当如何遵守法律、履行公民责任,以支持国家进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让他们就国家在和平外交中所面临的法治挑战和解决方案发表意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理解法治与公民责任的关联,促使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法治精神,形成对法治的积极态度。
4、通过观看历史影片强化法治意识
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材上的知识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以部编版历史八年级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东京审判》,该影片记录了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战胜国,针对日本法西斯在东亚尤其是在中国犯下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进行正义的审判。观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影片中的律师梅汝璈是如何捍卫国家权利的?从梅汝璈铿锵有力的演讲“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中引导使学生意识到,维护国家利益要采取法律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极端的报复行为。爱国也要用正确的方法表达,从而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结论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这些策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治在历史事件中的实际运作,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辩论能力。同时,强调法治与公民责任的关联,使学生认识到法治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履行公民责任的责任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水平,更能够培养他们具有法治观念和公民责任感的品质,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法制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吉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 2022, (17).
[2]潘丽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1, (05).
[3]柴厚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法治教育[J].吉林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