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济南 271199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是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之后发现,观察组急救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影响积极,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持续缺血出现坏死的一种急性病症,发病突然,可能危及生命[1],患者及时就诊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这类病情严重,且多为院外发病的病症,在患者院前急诊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对于提高存活机会有重大作用[2]。因此,本文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研究方案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按照随机分配,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年龄43~74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对照组年龄42~72岁,男性27例,女性23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信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2)经相关检查后确诊;(3)临床资料完整;(4)未有其他严重外伤;(5)患者及家属同意护理方案的实施,并在书面通知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病史,有意识不清或交流障碍问题;(2)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3)有其他重大疾病;(4)临床资料不完整;(5)药物过敏体质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诊信息后,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综合评估病情,并立刻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最终将患者安全转运到医院。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有:(1)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赶往现场,并与患者家属随时联络,了解患者情况,并告知家属基本急救方法。(2)抵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将患者情况详细记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严禁患者随意移动;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同时,要及时注意和疏导患者和家属的负面情绪,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4];耐心解答患者家属疑问,提高对医护人员的认可度。(3)在稳定患者情况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转运方案,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转运过程的顺利;在转运过程中,及时告知家属转运注意事项,使其做好协助工作;及时联系医院医护人员,详细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做急救措施,以便患者入院后能快速接受治疗;入院后,立刻将患者送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并做好对接工作。
1.4观察指标
1.4.1急救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
1.4.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3院前急诊护理方式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对院前急诊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及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100-不满意度[5]。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表示成例数(n)或百分比(%)形式,通过2检验,将计量资料(急救相关指标)以(±s)的形式呈现,采用t检验,P<0.05,表明组件数值检测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 例数(n) | 出诊反应时间(s) | 急救时间(min) | 入院时间(h) |
观察组 | 50 | 41.9±5.2 | 18.5±4.8 | 1.3±0.3 |
对照组 | 50 | 71.3±7.3 | 23.4±5.7 | 1.8±0.5 |
t | 26.057 | 4.239 | 4.561 | |
P值 | <0.05 | <0.05 | <0.05 |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心力衰竭发生率 | 心律失常发生率 | 并发症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50 | 1(2.00) | 1(2.00) | 2(4.00) |
对照组 | 50 | 3(6.00) | 2(4.00) | 5(10.00) |
P值 | <0.05 |
2.3院前急诊护理方式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满意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观察组 | 50 | 43(86.00) | 6(12.00) | 1(2.00) | 49(98.00) |
对照组 | 50 | 37(74.00) | 6(12.00) | 7(14.00) | 43(86.00) |
2值 | 3.941 | ||||
P值 | <0.05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而个性化护理是院前急救护理的一种新模式,是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的不同的护理方案,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6]。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经过研究得出,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方式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更好,能够加强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和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提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彦鑫.个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对心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04):121-122.
[2]吴巧妹.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及死亡率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5):94-96.
[3]沈卫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介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03):173-176.
[4]甄英新.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64-65.
[5]郭旭楠.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8):296-297.
[6]梁少芳,黄恋恋,汤祺婕.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效果[J].华夏医学,2021,34(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