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课程德育元素挖掘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课程德育元素挖掘的有效策略研究

王小兰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3432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地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有效的策略。首先,教师可以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其次,结合地理实地考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环境,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些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初中地理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地理课程;德育元素;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门学科,地理课程具有丰富的德育元素。本文旨在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地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1. 案例引导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1 分享社会问题案例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分享更多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真实社会问题案例,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浪费等,来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亟需解决的重大挑战之一,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他们可以学习到气候变化的原因、如何评估其风险,并思考如何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例,如空气和水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状况。他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1.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

分享案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但仅仅停留在案例的表面并不足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问题的人类活动因素。例如,当谈到环境污染时,学生可以思考人类的工业化进程、过度消费和不当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这样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可持续的行动。

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经济发展因素。例如,当讨论贫困问题时,学生可以深入思考社会经济结构不平等的原因,如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平等等。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并且为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好准备。

2.1安排地理实地考察活动

地理实地考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脆弱性,从而深化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在安排这样的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地理景观或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点,如山区、湖泊或城市中心等。

需要精心选择考察地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地理特色和重要生态系统的地方,比如山脉、森林、湖泊、河流等。这些地方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其对环境保护意义的代表性。同时,这些地方也必须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环境的完整性。

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来感受环境资源的珍贵与保护的必要性。在考察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环境采样、植物标本制作等实践性的活动,使他们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当考察山区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山脉的地貌、植被分布和动物种类等,了解山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生可以通过采样和标本制作,来了解和保护山区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他们还可以参与到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中,比如植树造林活动、山体护理等,亲身感受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2.2利用实地考察过程中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环境问题

利用实地考察过程中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考察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周围的环境状况,如空气质量、水源污染、垃圾处理等,引导他们主动收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分析环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开展群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1设计小组合作活动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任务的分配和角色的明确。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和责任。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愿和积极性,使他们深入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在分配任务时,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经验,合理地安排任务。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感到自己有价值,能够为小组作出贡献。在任务的分配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和协商,以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合适的角色设置对于小组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角色,以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有些学生擅长组织与协调,可以担任组长的职责,负责协调小组的工作进度和任务安排;有些学生擅长创意与创新,可以担任策划或设计方面的角色,为小组提供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还有些学生擅长具体的执行与实施,可以担任实施者的角色,负责具体的工作细节。通过明确角色的设置,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挥才能,为小组的合作带来更多的价值。

合作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们多进行讨论和协商,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合作奖励机制,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收获。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们将更加懂得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团结协作、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3.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协作

要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协作,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教师可以提供学习目标和明确的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参与和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协作方式和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让他们更乐意参与协作。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对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增强他们参与协作的愿望。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有效的策略,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是可行的。教师可以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结合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通过开展群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初中地理课程的德育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