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中医药大学;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李小娟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治疗时以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痰散结为治则。遣方自拟方“散结方”加减治疗,同时联合“彭氏眼针疗法”针刺治疗,临床疗效可观。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彭氏眼针疗法;疏肝解郁;散结方
甲状腺结节临床极为常见,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出率为19%-68%,虽其中大部分为良性结节[1-2],但其仍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而伴有焦虑、抑郁状态,部分患者自觉咽中异物感,颈前压迫症状。可见甲状腺结节对于患者生活具有明显不利影响。现代医学对其处理方法多为定期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3]。中医古籍中并无甲状腺结节之病名,然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分别归于“瘿病”范畴,治疗时多通过口服中药汤剂以软坚散结。因此患者多在“定期随访”过程中,寻求中医治疗,以期延缓病情进展的同时缓解不适症状。李小娟教授为国家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名老中医马智教授学术传承人,已行医救厄近四十载,对本病颇具领悟,现浅谈李师悬壶之术如下。
一、病机
中医古籍对于瘿病之成因多认为由地理与情志因素共同构成,正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及“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4]。而今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已然丰富,故地理因素致病较为罕见,然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对物质精神追求提高,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已成常态,故李师认为当今瘿病主要由情志抑郁所致。情志抑郁,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为血之帅,故气郁则血瘀,同时气郁亦可导致津液运行迟缓,甚至停滞而成痰浊。颈前恰为肝经循行所至,因此痰浊、瘀血日久不化,互相凝结成患,结于颈前即形成瘿病。故李师认为今时之瘿病为肝郁气滞,日久不解,痰瘀互结而成。病机演化如图1。
图1病机演化图
二、遣方用药
李小娟教授勤求古训,自拟散结方以疏肝解郁,散结消瘿。本方由《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理冲丸”祛知母,加柴胡、香附、荔枝核、橘核、浙贝母、牡蛎、木香、白术、甘草而成。方中水蛭、三棱、莪术主逐恶血瘀血,破积散结;桃仁活血化瘀;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使瘀祛而不伤正;柴胡引诸药入肝经,柴胡伍香附以疏肝解郁行气;木香入厥阴气分而助柴胡、香附疏肝行气;半夏、瓜蒌涤痰开结;荔枝核、橘核理气散结;白芥子豁痰利气,散结通络;牡蛎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祛瘀化痰之功,则瘿结得舒。
另临证之时,若患者肝经郁热明显者,予川楝子、郁金以疏肝行气泄热;若痰热盛,形成痈脓者,予竹茹、鱼腥草、猫爪草以清热化痰,消痈排脓;若结节有恶变倾向者,可予白花蛇舌草、山慈菇解毒散瘀;若伴甲亢之双目突出者,予旋覆花、茜草、车前子以清肝泄热,下气行水;若肝郁乘脾者予白术、木香、甘草疏肝行气,健脾化痰;若伴有脾虚乏力者予仙鹤草、大枣健脾益气;若伴胸闷不舒者,予桑白皮、丹参活血理气,宽胸开结。
三、彭氏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是由彭静山教授在华佗观眼识病理论基础上创立的微针疗法[5]。彭静山教授根据“五脏分五轮”、“八卦分八廓”理论,运用后天八卦将眼部分为八区。彭老认为左为阳,右为阴,故先对左眼分区。分区时取仰卧位,头北脚南,则左眼西北为天乾属金,应肺、大肠;正北为水坎属水,应肾、膀胱;东北为山艮乃高峰,应上焦;正东为雷震属木,应肝、胆;东南为风巽,周流天地之间,应中焦;正南为火离属火,应心、小肠;西南为地坤属土,应脾、胃;正西为泽兑,湖泽乃生命之起始并储藏水液,应肾(先天之本)、膀胱(储藏水液)。图2即为左眼八区示意图。同时将右眼参照左眼进行对称分区,如图3所示。此即“彭氏眼针”疗法理论基础。
图2左眼八区示意图 图3眼针划区方案
李小娟教授运用“彭氏眼针”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可观。李师认为瘿病乃肝经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于颈前而成,故治疗时选取震位中肝区针刺治疗,以疏肝解郁,畅肝经气血,活血化瘀,行气化痰;同时患处颈部位于上焦,故多配合针刺艮位即上焦区以引正气趋上焦,推动瘀滞,调畅经络;又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李师多在坤位之脾区加刺一针,以防肝郁乘脾之虞,同时健运脾胃,以绝生痰之源。李小娟教授治疗施针时,考虑到甲状腺结节患者多抑郁焦虑,紧张多疑,为不增加患者紧张情绪,李师多采用眶外皮下平刺法,以打消患者恐伤目睛之忧虑,减轻患者治疗负担;针刺方向与后天八卦顺序相同,即为左眼顺时针、右眼逆时针。临证之时,亦根据兼夹证候辨证选穴施针,疗效显著,屡试不爽。
四、病案举例
赵某,女,30岁,以“甲状腺结节1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于2022年6月13日来诊,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左叶甲状腺结节(3级)0.94*0.84*0.97cm,未经治疗,一月前复查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左叶结节(3级)1.23*1.31*1.12cm.今为求中医治疗来诊。诊时症见:颈前肿胀,心烦易怒,胁胀,乏力,纳差,寐差,大便正常。舌紫暗,苔白腻,脉弦缓。
既往:体健。
查:甲功正常;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左叶结节(3级)1.32*1.13*1.35cm
诊断:瘿病(肝郁脾虚兼痰瘀)
治疗:汤药: 柴胡10g香附10g大黄6g桃仁6g
水蛭6g三棱10g莪术10g枳壳15g
荔枝核15g橘核15g仙鹤草60g牡蛎30g
大枣30g黄芪50g白芍20g当归10g
瓜蒌15g半夏10g白芥子15g
14剂水煎服,1剂/日,日三次口服
彭氏眼针疗法(周三次):取肝区、脾区、上焦区,中焦区,留针15min
2022年6月27日二诊:颈部肿胀感明显减轻,心烦易怒减轻,偶有胁胀,乏力缓解,纳增,寐可,大便正常。舌紫暗,苔白腻,脉弦缓。
治疗:汤药:继续服用上方
14剂水煎服,1剂/日,日三次口服
彭氏眼针疗法(周三次):取肝区、脾区、上焦区,留针15min
2022年7月11日三诊:颈部无肿大,情志畅,乏力瘥,胸闷胁胀明显减轻,纳、寐、二便均正常。舌紫暗,苔白,脉弦。
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左叶结节(3级)0.51*0.63*0.56cm.
治疗:内消瘰疠丸 8丸 日三次口服。解郁丸60丸日三次口服。
按:患者肝郁乘脾,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形成瘿病。肝经循行颈前,故肝郁气机不畅则颈前肿胀;肝郁气滞则胁胀不适;肝主情志,情志不畅可导致肝郁,肝郁亦可导致情志抑郁,故患者心烦易怒尤甚;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故见乏力、纳差;脾失健运,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则心火与肾水失交,故见寐差;舌紫暗为瘀血之象;苔白腻为痰浊之象;脉弦缓为肝郁脾虚之象。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活血化痰散结为原则。处方予散结方加减。处方在散结方疏肝解郁,逐瘀化痰基础之上,加枳壳,与柴胡相配,柴胡主升,枳壳主降,一升一降通调肝经气机,增强解郁之功;加仙鹤草、大枣配伍,助黄芪健脾益气以缓乏力之症;加白芍与当归相合,以滋肝阴养肝血,以适肝体阴用阳之性,防行气、益气太过而伤阴。诸药合用共收疏肝健脾益气,逐瘀化痰散结之功。
患者颈部一侧结节,乃肝经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凝结上焦颈部之候,故李师运用彭氏眼针针刺肝区、上焦区以疏理肝经及上焦气血;患者纳差、乏力此乃肝郁乘脾,脾失健运之征,李师针刺脾区以健脾助消化;患者寐差,乃中焦气机不利,心肾失交之候,故针刺中焦区以调畅中焦气机升降,使心火与肾水相交以助眠;患者整体病机以肝经郁滞为主,故在肝区加刺一针以增加疏解肝经郁滞之效。
二诊患者诸证缓解明显,故效不更方。患者寐可、纳可,可见中焦气机得复,故不予针刺中焦区;患者心烦、胁胀、颈部肿胀等症虽缓仍在,故继续针刺肝区、上焦区以调畅肝经、上焦气机,同时为防肝郁乘脾,故继续针刺脾区,实土以御木乘。
三诊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复查甲状腺彩超,提示结节明显缩小,予内消瘰疠丸、解郁丸续灌解郁散结之功,以期痊愈。
五、总结
李小娟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是因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而成,治疗以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痰散结为治则,遣以自拟散结方加减随证治之。配合“彭氏眼针疗法”辨证选区取穴,针刺治疗以助药力。
参考文献:
[1]GUTH S,THEUNE U,ABERL E J,et al.Very high prevalence of thyroid nodules detected by high frequency(13 MHz) ultra⁃sound examination[J].Eur J Clin Invest,2009,39(8):699-706.
[2]BEANO A M, ZMAILI M A,ZAYED A A. Thyroid nodules[J].N EnglJ Med,2016,374(13):1294.
[3]彭玲,焦丰叶,陈丽霞.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02):97-101.
[4]孙理军,李翠娟.诸病源候论发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444-450.
[5]庞立健,王鹏琴,吕晓东等.彭氏眼针疗法理论阐释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01):90-95.
【作者简介】郭家秀(1997.03-),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人,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通讯作者】李小娟(1964.06-),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市人,医学博士研究生学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康复科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基金项目】2021年辽宁省中医大师(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马智辽宁省中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辽中医药综合字[202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