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
摘要:《教育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断增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本文以教育法学专业为例,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法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教育法学知识的同时,从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培养教育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基础。新时代背景下,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也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本文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以期为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一、从依法治国战略高度认识课程思政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法治中国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自觉践行者、坚定维护者。”教育法学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不仅要注重传授法律知识,还应从依法治国战略高度认识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厚文化素养和法律素养,才能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及与法律相关问题进行认识与了解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对法律及其作用的认知水平及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行动的能力。教育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熟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地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同时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知识体系,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认识水平,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价值为引领”等原则,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只有具备了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是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好法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目标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法学专业学生的引领作用。
三、结合教育法学专业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教育法学专业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教育法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法学专业是培养教育领域专门人才的专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培养。因此,在开展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在讲授教育法学专业知识时,要充分挖掘与教育法学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如党和国家在教育领域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大举措等,以案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自身育人能力和水平。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和育人能力。
(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机制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学校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相关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法学专业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建设方案。再次,学校应加强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二)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
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主体,因此,要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了解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读书、观看视频、参与研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程度。此外,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可以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和水平。通过参加培训可以了解教育法学专业特点,充分认识到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在实现“三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培训,可以使教师明确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增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四、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机制
(一)明确教学团队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育法学专业要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根据教学实际,明确教学团队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如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课程思政与教育法学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要考察教师所授知识,还要考察其所育学生。教师要深刻理解《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和价值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方法。
(二)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先导和根本保障。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要想使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融入其中,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同时要加强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的研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力度;要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和责任内容,确保在教育法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标;要不断优化教育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要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在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激励和表扬,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晋升激励等多种形式。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团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教师给予相应荣誉称号;对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五)强化督导管理机制。
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督导机制,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应该定期组织督导人员对各教学团队进行督导检查;要加强对教育法学专业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结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思政特色。本文以教育法学专业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从《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来看,教师要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增强自身课程思政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教育法学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育人能力,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思想政治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法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磊,沈扬,黄波.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51-53.
[2]吴姗,王让新.论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思想教育研究,2020(9):102-107.
[3]杨蕾.“三全育人”导向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0(29):54-55.
[4]李平,吴玉程.“双一流”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9-11.
[5]金晓怡,张航,杭鲁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34-35.
[6]张雷,李由,曹瓅.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索[J].对外经贸,2021(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