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3

“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何智娟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及,我国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组织的教育方针,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需要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改善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经济类专业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深入挖掘经济类专业中的课程自成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本身就具有着天然性优势。因此,高校需要立足于“金课”建设的时代背景,结合课程思政具有的价值意蕴,深度挖掘经济专业中的思政元素,以促进经济类专业金课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基于此,文章以统计学作为案例,分析了“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的具体要点,并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课”;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设计

引言: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其本质便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进而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可以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始终以课程内容作为载体,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教师作为主导,以评价作为路径,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着手,保障课程思政设计的科学合理,才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未来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让人才发挥出作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的价值

(一)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路径

2019年,我国13个部门共同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提及,需要推进新文科建设,这是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推进新文科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经济类专业需要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拓宽学生学术视角,改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此,经济类专业需强化价值引领,让学生可以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中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其家国情怀,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形成文化自信,发挥出大学课堂本身具有的育人主阵地作用。

(二)契合经济类岗位性质的内在要求

经济类专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其从事的职业多以会计、金融、贸易、工商管理等为主,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庞大的金钱和利益面前,时常会出现职业失范问题,如贪污挪用、财务造假、合同欺诈,对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影响,不光会对企业合法权益带来侵害,更是会对国家权益带来影响。面对这类学生,需要基于学生入学开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抓不懈,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展现出课程具有的价值引领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策略

(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以经济类专业中的统计学教学为例,在挖掘其中思政元素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定位于服务思政育人目标,保障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元素的深度契合,达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的目标。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提取,具体来说,其提取目标如下:

一是在教师讲解到数据的收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数据的来源渠道,如何对数据进行调查,如何对数据进行实验,并了解数据误差的处理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为我国的人口普查公报、美国总统大选民调失误、我国现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论文数据造假、剽窃、抄袭等问题。在思政育人目标的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现阶段的民生实事,让学生了解到一切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着手,在日常工作中养成实事求是的良好工作作风,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需要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正确使用数据,提高数据安全责任意识。

二是在教师讲解到假设实验这一部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到假设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明确其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到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具体检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的思政元素为:基于疑罪从无这一角度,对我国法治发展展开分析;以PM2.5达标和蔬菜农药残留作为案例展开教学;基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疫情防控两难等多个维度着手,融入思政元素。在本节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上,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形成马克思主义批判思维,对任何事物可以保持质疑精神,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水平,同时让学生可以形成新发展理念。

三是在教师讲解到相关与回归分析这节课程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变量间的关系度量,了解一次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的具体方法。在思政元素的融入上,教师可以探讨GDP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也可以通过分析体育锻炼时间和学习成绩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了解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具体方法。本节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在于,让学生可以站在辩证唯物角度,对问题形成客观认知,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并结合国际民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可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做到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四是在教师讲解到指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典型指数及综合评价指数、总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指数体系的分析策略。在思政元素融入上,教师可以从物价指数作为切入点,讲解人类发展指数。本节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在于,让学生可以形成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思想,了解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对其形成认同,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爱国之情。

(二)针对思政育人目标,设置针对性教学方案

在教师进行统计学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章节内容、思政元素的差异性,综合具体的思政育人目标,保证教学策略设计的科学合理,让思政教育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保障整个教学过程的无痕化,做到育人过程的润物细无声。为此,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需以学生作为主体,保证教、学、做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目标,才可以发挥出思政育人的最大价值。例如,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时,其涉及内容包括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回归分析以及假设检验等,这一部分的知识需要教师进行深度讲解,将知识讲透。教师可使用到的方法为课堂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系统化的思政课程学习,针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已经形成基本认识,为此,教师需要站在统计学角度,强化问题链的设置,让学生站在问题角度展开深度思考,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了解统计学理论及方法的具体使用策略,达到统计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厚植家国情怀,形成社会责任感。在这一部分,需要加强对数据和案例的引用,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这就需要在正式上课之前,加强对资料的进行搜集,做好资料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实现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导法和案例教学法,保障整个教学过程的点到为止,不可以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更加不可以占用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数据,从中获得体会,重点培养学生的国情民生意识。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布置好课后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学科竞赛中去,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自身素养在实践行动中得以外化。

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时,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锻炼法,例如在教师讲解到讨论数据收集和数据概况度量等内容时,需要依托于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依托于作业检验、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改善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站在科学性角度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

(三)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拓展课程思政维度

近些年,教育事业信息化发展速度全面加快,各种信息技术在统计学教学中也获得了广泛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学学习通线上平台,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组织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课程思政提供极为有利的内外空间,使得教学范围得到全面拓展。一方面,除了传统的线下第一课堂之外,还可以利用线上课堂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引入思政教学案例、展示图表信息、讲解与统计学相关的专业学者故事、链接网站,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管理。例如在讲解导论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统计学家的小故事,依托于平台进行课堂分享。课后时间,学生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作业测验及竞赛。而在线下教学中,则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以了解在不同岗位中如何利用统计学相关知识,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四)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完善思政育人的效果评价

在统计学教学的课程思政中,考核是其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考核方式需要保障科学合理、丰富多样。既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在其中增设和思政育人相关的考核节点。具体来说,其考核过程可以从以下内容着手:一是过程考核,过程考核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作业情况、学科竞赛参与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计民生关注情况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了解情况。二是在结果考核上,主要是以传统的期末考试为主,依托于主观题目和客观题目的设计,掌握学生科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掌握得是否足够充分。

三、“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保障措施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类专业涉及内容较多,在学生毕业之后,其从事的岗位多与企业投资决策、财务分析、风险管理、会计核算存在联系,学生面对各种诱惑利益,需要诚实守信,拥有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了解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类专业具有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将课程思政融入融入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更多的经管类人才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我国现行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衡量目标在于人才的培养质量好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为此,在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院校办学定位,对人才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结合,并将其落实在教育全过程,综合该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基于培养规格、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着手,梳理好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目标、知识传承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并立足于经济类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的岗位素质、工作规范以及职业标准,始终以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人才作为基本导向,让学生可以在走出校园之后,成为一个诚信服务、经世济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专业人才,保障育人工作的有效性。

(二)建设教学案例库

在高校经济专业的课程资格证中,可以使用到的方法较为多样,其中以案例法为代表,教学效果最为突出。为此,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可引领二者深度融合,带来更好的育人效果。在案例库的建设上,需要结合经济类专业的具体特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为基本指引,综合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做好动态调整工作。案例库的建设需要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音频、视频、图像的有效运用,可以将其建设为微课或短视频等,保证案例库使用的普适性,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时空局限。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为后续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做好教材规划与建设。

教材是进行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与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2019年,我国教育部门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及,教材的建设需要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展现出国家、党组织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引领学生坚定“四个自信”。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其中明确提及需要抓住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出教材本身具有的铸魂功能和育人功能。目前,经济类专业课程教材大多数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中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少,尤其是缺少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方案和中国故事,思政功能相对薄弱。在未来经济类专业的金课建设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与职业道德、人才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牢牢把住教材建设这一关口,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并要建立更为严格的教材编审机制,促进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顺利推进。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在钉钉直播、超星学习、雨课堂等众多信息化学习载体出现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组织线上教学,提高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这也更加契合当代00后的学习特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进行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时实现线上教学,展现出信息技术对于课程思政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设课程门户,将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作业模拟题、案例等全面传上传到其中,并依托于课程共享,让学生可以不限时间及空间,随时了解其中内容。课前阶段,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课中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答疑、抢答、点名、投票等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随时连麦,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动态检验;课后阶段,可以依托平台发布作业和讨论话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验。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实现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自主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建设是“金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其目标在于提高高校的人才质量,改善教学水平,并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育人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展现出育人的协同效应。作为高校的重要专业,经济类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需要以金课建设作为基本导向,了解到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并结合专业各学科特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制定出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和“育”两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确保课程思政的科学合理,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保忠,赵倚林,史官清.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3,22(11):17-22.

[2]周莹.经管类专业应用商法课程“一三三”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9):8-12.

[3]孙颖.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9):15-20.

[4]黄学锦,司马林,李玥.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内容优化和实践[J].大学教育,2023,(15):97-99+121.

作者简介:何智娟,女,硕士研究生,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物流。

课题来源: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金课”视域下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JGB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