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内容摘要:
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掀起了课程改革实践探究的新高潮。与此同时,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凸显出的育人价值,引导我们不断深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经典篇目,以高教社出版的《基础模块》下册古诗词为教学范例,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试点,力图通过古代诗词教学实践探讨经典育人的途径和方式,以达到“以文育人 以文化人”的经典浸润目标,传承经典文化,提升中职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职语文 古代诗词教学 经典育人
正文
基于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课程之后应形成相应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描述,鉴于文化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的结合、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的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结合,通过文专融合教学策略,以古代诗词为教学内容,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试点对象,将语文教学和专业多点对接,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以下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整体设计,实践经典育人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经典魅力,不断理解诗词内涵,感悟经典带来的当代现实意义,我们在进行古代诗词教学时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整体设计,践行经典育人。
1.优化教学模式,贴合实际学情
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校学生学情及语文课程具体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了调整优化,形成“PBOPPSS”模式,使它符合当前线上线下不断切换的教学环境,贴近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更适合古诗词的教学内容。
2.构建整体设计,教学环节层递推进
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精心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活动。
课前预学,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参考预习资料包,在学习平台通完成任务清单,并借助朗读APP评分,调动学生热情,学生自主预习,教师根据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指向性更明确。
课中通过创境、思辨、范读、导航四个环节,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诵读和鉴赏技巧的学习应用,将技巧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韵律,在鉴赏中品悟诗词魅力,在运用中融合专业、再现诗词意境,既提升综合素养,又传承经典文化。课堂总结和评价等环节贯穿经典育人的目标,将学习知识与传承经典文化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
课后的拓展迁移活动紧贴专业,体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的有机结合,体现文专融合的教学趋势。
二、聚焦文本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实现经典浸润
1.整合重构教材,实施专题教学
基于新课标中提出专题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人培方案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审美和创造能力的需求,对教材进行整合重构,聚焦文本内容,形成古诗词经典文化专题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古代诗文,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挖掘课程思政,梳理思政主线
依据古诗词专题内容,我们进行了整体课程思政设计,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梳理出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的思政主线,通过看中引,学中导,练中感,做中悟的方式,以专业相关的丰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中深厚隽永的文化精神和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交融,不仅突出了美学魅力、艺术感染力,而且充分体现了价值引导、精神引导、审美启迪作用。
基于以上内容和课程思政设计,教学过程中围绕“诗词人生路”的主题,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失意人生、豁达人生、进取人生、 我的人生等四个专题,通过不同专题内容的学习层次渐进,对学生施行思政熏陶、精神引领,进而达到诗词浸润,文化育人的目的。
3.聚焦文本内容,融经典浸润于实践活动
以“失意人生”这个专题为例,我们将课中环节设计为启思、习法、鉴赏、运用和评价五个环节。每一环节既立足知识的讲解、能力的培养,更立足于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培育。整个专题教学中,教师紧紧依托文本,通过群文联读不断挖掘思政点,引导学生领悟诗歌内容,传承经典文化。例如在《雨霖铃》中学会真诚含蓄的表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之美;在《琵琶行》中学会尊重,感受诗人人生失意时还能和底层人民产生精神共鸣的大爱精神;在《将进酒》中学会自信,构筑健康精神家园;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学会洒脱,体会词人人生多变时那种旷达的精神;在《短歌行》中学会进取,增强爱国情感,传承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不同时代的作品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体会到古代诗人身上折射出的人格魅力,从而在经典的浸润下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立足能力提升,领航人文情怀,延续文化基因
语文课程集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古代诗词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教学我们中强化了对古诗词的专题教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强调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作用。
1.立足能力提升,强化经典浸润
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整体教学设计,以诵读为引领,以鉴赏为主导,应用为目标,强化诵读和鉴赏技巧的学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善思、会诵、能赏、巧用、敢创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发掘蕴藏在古诗词中人文情怀、经典魅力,进而成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源泉,达到人文领航,延续经典的目的。
2.精心设计教学,推进经典育人
例如“会诵”环节,主要指通过一定诵读技巧的学习,学生能做到读准音调,读出音韵,读出画面。其中音韵涉及诵读中的节奏、重音、语调、停连等方面的技巧,而画面则是高层次的诵读要求,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感觉等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带着感情,带着画面进入诵读,培养了学生审美发现和鉴赏的能力。
四、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方式共融,传承经典文化
我们在进行古诗词专题教学过程中整合了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平台、教材资源、视频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各类硬件设施。其中视频资源包括我们自身参与录制的“中国MOOC”资源,武汉市语文中心组云平台的微课,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诗画中国》等节目视频,这些资料既可以以资料包的方式供学生有选择的观看,也可以当做课中辅助资料。
此外,我们还借助教学平台,将中职语文学科四个维度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从语言、思维、审美、传承、自信五个维度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借助多种手段实现全过程动态、多元评价,建立学生“古诗词阅读成长档案”,传承经典文化。
在古代诗词专题教学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教学平台的资源共享,不仅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海量资源,而且各种视听资源还增强了课堂的生趣,大数据分析更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实时的、动态的反馈,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是实现经典育人的有力保障。
经典浸润,文化育人,本质上是通过学习经典,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净化灵魂、重塑人格。语文课自身带有传承经典文化的使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具有先天优势。无论是专题教学的实施、教学模式的优化、信息化手段的融入还是文本内容的研读、课程思政的深掘等等都重在发挥经典育人的作用。教师通过出色的文化滋润人,引导学生在欣赏与分析经典文化的同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经典育人任重道远,课堂教学更是探索不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