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学院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频繁,如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 年代的“债务危机”、“金融地震”,90年代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6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 年爆发的“欧债危机”等,这些危机不仅给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也给全球经济财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硕。对此, 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并提出完善该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对策建议
一、引言
由于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金融风险,那么也许金融危机就真的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运筹,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于末然,将金融风险切实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危机历史发展研究
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界最大教训之一是:东南亚国家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 ,因而人们对这一危机的爆发毫无准备 ,以致于在应付这场危机时措手不及。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那么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防火墙逐渐消失,金融危机频率增加,程度加深,涉及范围扩大。东南亚遭灾后,国际社会加紧探讨防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评估计划。
(一)上世纪学者研究情况
早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一克鲁格曼在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就指出,在固定汇率下,国内信贷膨胀超过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渐进而持久的国际储备流失,最终诱发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迫使管理当局放弃固定汇率,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在保罗克鲁格曼之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租金的Kaminsky. Lizondo、 Reinhart等研究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二)东盟各国研究情况
东盟各国外长于2001年10月举行会议,决定由在雅加达的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东盟各国贸易、国际收支等重要的财经数据和资料,由金融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以预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2年2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就建立-一个国际“论坛”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达成共识。
(三)我国现状
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国家金融正处在大调整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约束力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0,直接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并可能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攻击,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好处不仅在于防范金融危机,还在于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失衡的程度。
二、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一)预警机制基本结构
金融风险的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指标来度量,为了能够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报警,需要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它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 显示四部分组成。首先是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用灯号来显示金融风险状态。预警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最后还需根据风险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
(二) 指标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某几个经济、 金融状态突出地先行失衡,进而引发其他金融指标失衡,从而导致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通常都是有先兆的,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 上。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手指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 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 /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
三、我国金融风险主要构成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经济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会导致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减弱,从而降低风险溢出效应。此外,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全球货币紧缩政策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进而加大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其次,国内政策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例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市场情绪也是影响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从而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
四、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全球合作
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日益紧密,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协调以及国际监管合作等方式来降低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
(二) 完善国内政策体系
政策调整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因此需要完善政策体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还需要加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以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 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机构的免疫力。同时,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此外,加强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提高市场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 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
密切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和规律,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措施。总之,中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芹.中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特区经济,2012(08
[2]许传华.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宏观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