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白塔区青年街小学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0
摘要:口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及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提出培养小学生口算兴趣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大前提。然后又结合实际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地进行口算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最后提出要坚持不懈地抓口算训练,培养口算习惯,促使学生口算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口算;兴趣;训练;习惯;小学生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谓的口算指的是不借助相关工具的帮助,仅仅通过自身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开展的计算行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及估算能力,只有具备上述能力后,学生才能有效得出相应的答案[1]。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在数学教学及实际应用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练习口算的兴趣
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在动因。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思考,从而迅速掌握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在简算、速算、估算、珠算等各种数学计算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购物、生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各类物品的尺寸丈量等等,都离不开口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口算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在解决口算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每解答出一道口算题目,学习兴趣都会增强一分;每提升一点口算运算的正确率,畏难情绪都会削减一分[2]。
口算练习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可以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特别是运用竞赛方法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赛一赛速度和正确率,赛一赛运算方法的灵活性和合理性。比赛的形式也可以有抢答、个人赛、小组赛、接力赛等。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口算训练,那么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能力一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扎实有效地进行口算训练
(一)多种形式变换练
在学校,每天固定课前进行的口算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视算和听算。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低年级最适合这种口算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班集课前就要进行拉卡练习,开火车每人一道,要在3秒钟内完成,没答对的要进行二次练习。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口算训练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渴求积极状态。每节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既增强了学生口算的兴趣,也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在家里,要求学生进行拉卡练习。笔者所教的是二年级,要求学生每天回家都要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还有九九表中的乘法和除法各36道,共计144道。孩子们以微信视频的方式发送到班级群,起初都得4分多钟,最慢的需要7分钟。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训练,全班44人都能在3分钟以内完成,现在最快的同学在1分45秒就能完成。
(二)灵活运用口算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行囊,更重要的是变得更聪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会”算到“巧”算的飞跃。巧妙的方法,犹如学生的助推器,能让学生视界敞亮,思路开阔、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我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口算的思维过程,尊重个体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享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我发现学生口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速度慢、方法死、习惯差。而科学有效的口算方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常用的口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凑整法”口算。
(1)连加法凑整十、整百加。如:24+7+6=?就可以先把24+6凑成30,再用30+7=37。
(2)连乘法凑整十、整百算。25×12×4=?可以先算25×4=100,再算12×100=1200。
(3)运用减法性质算。如:520-154-46=?可以先把154+46=200,再用520-200=320。
2
、运用乘法结合律口算
如:25×36=?可以转化成25×4×9=900
口算训练的方法很多,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口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积极性,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记忆性的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在数学运算当中,有的数据或算式出现频率很高,如果反复去计算这些相同结果的算式,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可以让学生熟记这些常见算式的结果或运算定律,为口算达到“快”和“准”提供有力保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适时安排学生记忆以下内容:
1、记忆自然数1-20每个数的平方数。
2、学习圆周长和面积时,要求他们记忆圆周率与4、9、16、25、等常用数的乘积。
3、当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时,要求他们记忆分母是2、4、8、10、16、20、25的最简分数化成小数的值。
4、学习简算时,要求他们记住25和125的2倍、3倍、9倍数值,特别是要牢记 25×4=100 和 125×8=1000。
5、学习质数时牢记100以内质数。
三、坚持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口算技能的培养绝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监督,尤其关注学生的口算练习情况,在此处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口算练习题不在乎多,而是需要足够精,典型的口算习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口算技巧的形成[3]。从一入学的学习开始,就应有目的地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所带的班级从步入小学以来,就坚持练习口算拉卡。从5以内的加减法开始起步,经过1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到表内乘法和对应的除法,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坚持打卡。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学生在计算的速度和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期末测试中只有几个人丢分,全班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小学数学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要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只有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才能切实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教授口算方法,以及进行大量的练习等。只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如果能以激发兴趣、发展智力、培养思维品质为着眼点,科学地制订培养计划,合理地设计口算练习,不断地开展口算训练,学生就会在口算能力上获得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京.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42-144.
[2]郑星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8):131-133.
[3]杨艳.小学生口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