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曲靖 655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魔芋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魔芋草害问题也日渐突出。杂草是人类定义的一类植物,即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除人类有意种植作物外的植物统称。虽然许多杂草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常被称为“长错地方的植物”,但杂草生物学特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严重影响了田间种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田间管理措施的实施。基于此,本文就魔芋田间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魔芋;田间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1 常见杂草种类
魔芋是一种不能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的经济作物,需要每年换茬轮作。示范选择的地块前作是玉米、小麦、红薯或非茄科类蔬菜、中药材,种植过辣椒、马铃薯、茄子等茄科的地块不能种植魔芋,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可优先选择水旱轮作地块,效果会更好。据某地调查发现,调查区域魔芋常见杂草种类有10种,隶属9科10属。其中,禾本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占杂草种类的20.0%,茄科、苋科、旋花科、菊科、藜科、山柑科、锦葵科和莎草科共8科杂草,各1种,每科分别占10.0%。从魔芋杂草生长周期来看,1年生杂草7种,占杂草种类的80.0%,多年生杂草3种。总体而言,魔芋杂草以1年生杂草为主,多年生杂草为辅。
2 杂草的危害
魔芋的田间杂草种类较多,生物生态学特性差异较大,田间杂草构成的生态系统和群落演替复杂,导致魔芋整个田间生育期内都有杂草的危害,杂草与魔芋争肥、争水、争生长空间,草害危害严重时,甚至形成了“魔芋田内不见魔芋”的场景,严重地降低了魔芋的产量和品质,草害已成为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据2021年某地魔芋种植面积约250.62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某地每年魔芋杂草受害面积超过60万公顷,约占魔芋种植总面积的40.64%。某地魔芋常见杂草有211种,某地魔芋杂草共有17科44种,某地魔芋杂草共有16科42种,且阔叶杂草在魔芋的占比高达80%,主要为龙葵、反枝苋、田旋花、灰绿藜等。调查发现,某地魔芋杂草有2个发生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魔芋播种后至当年5月中下旬,第2个高峰期发生在当年6月中下旬-8月上旬。其中,危害较大、适应性强、发生量大且不易防除的阔叶杂草包括龙葵、灰绿藜、田旋花、反枝苋、马齿苋、刺山柑。某地杂草不仅与魔芋争水、争肥,而且严重影响魔芋通风透光和魔芋株的光合作用,是造成魔芋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
3 魔芋田间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
田间杂草种类较多,所以杂草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加上一些杂草的生态位与作物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导致作物整个生育期内都有杂草的危害。当某种或某类杂草的田间种群数量降低时,另一些次要的杂草又上升为主要杂草,造成杂草防治困难。
3.1 人工除草
魔芋生长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魔芋种植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剂除草,以禾耐斯或扑草净、盖草能除草剂效果较佳,用量450mL/hm2兑水675~750 kg喷雾,不影响魔芋生长。魔芋出苗后除草要人工拔除,不要使用锄头等农具。魔芋生长后期,除做好理沟排水外,要尽量减少农事操作,避免人为弄断、折断植株。在魔芋种植前深耕时将魔芋田间杂草的根、茎挖起,并移出魔芋田,清洁田园,及时清除魔芋田周边的杂草,使用腐熟肥料等,减少魔芋田间杂草种源和侵染来源。深耕会将上层土壤中的杂草种子翻动至下层,导致种子发生损伤和腐烂,也使得一些种子的休眠被打破,提前在不利的条件下萌发,降低杂草种子库。在魔芋没有出苗前,可人工拔出垄面的杂草,及时铲除处于幼嫩状态下的杂草,对厢沟内的杂草可以采用中耕。
3.2 化学防治除草
农业生产中化学药剂防治杂草是最为直接、便捷的方法,也是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陈荣信等提出魔芋田间杂草“前重后轻、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的防治策略,在魔芋出苗前予以重点防治,中后期以保护定向喷雾为主的防治策略,魔芋出苗前可用氧氟·草甘膦可湿性粉剂,在魔芋生长的中后期,可用百草枯水剂或威霸浓乳剂进行防治。张禾发现了氟乐灵乳油、利谷隆可湿性粉剂、二甲戊乐灵乳油和异丙甲草胺乳油等除草,可用于魔芋田间杂草防治。卢文才等研究发现,精喹禾灵在魔芋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5,是一种对魔芋安全且对杂草有效的除草剂。杂草化学防治时,一要注意除草剂用量一般遵循沙土地、土壤贫瘠的魔芋使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下限用量,黏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魔芋使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上限用量,壤土地和砂壤土地可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根据上年杂草基数灵活调整,同时严格按照除草剂推荐剂量使用,严防随意加大药剂用量,造成除草剂药害问题。二要注意加强除草剂药害预防。调查发现,某地魔芋除草剂使用不规范,长期使用同一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如二甲戊灵、氟乐灵等二硝基苯胺类)进行魔芋杂草防除的现象比较普遍,极易导致杂草在药剂选择压力的作用下对某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因此,加强魔芋杂草抗药性监测工作,注意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除草剂,可有效缓解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3.3 生物防治除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昆虫以及植物对杂草的寄生、致病、取食、竞争等防治杂草。李明智等发现一种黄单胞菌对反枝苋、荠菜等双子叶杂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人工释放空心莲子草叶甲防治空心莲子草。利用化感作用控草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化感作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间作套种、茬口搭配合理利用化感作用,也能控制杂草。例如,马光宗等研究发现,甘薯的萃取物对马唐、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4 生态控草
生态控草是将田间视为一个动态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通过多种农业生态措施,创造不利于杂草生长而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生态控草常用的技术有覆盖除草、间套作控草和以“草”控草3种。
3.4.1 覆盖除草
覆盖除草一般是在魔芋生长的表面放置覆盖物,通过创造不利于杂草生长的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常见的方法有覆盖秸秆、树叶、松针、干草、地膜等。向振今等研究发现,通过在魔芋种植的垄面上盖麦草,控草效果明显,杂草的相对防效达89.7%。和晨曦等研究了银黑色地膜不同覆膜方式的控草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覆膜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控草效果。银黑色地膜全覆土并让魔芋苗自然顶膜出苗的方式控草率达到100%,降低除草成本约64.4%,并且增产4.4%。有研究发现,在魔芋上设置遮阳网进行荫蔽处理,使沟面和垄面杂草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72.80%和68.27%。
3.4.2 间套作控草
种植模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引起杂草群落结构的改变。优化魔芋的栽培模式,通过合理的间作、套作和轮作也能对杂草起到防控作用。李胜等研究发现,通过在魔芋田间套种绿肥能降低草害。潘俊峰等研究发现,通过轮作能减少田间杂草种子。
3.4.3 以“草”控草
以“草”控草是指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利用生态位竞争和化感作用,在田间引进一种便于控制,对作物无害、对其他杂草竞争能力强的植物,率先占据田间空白生境,并以极高的生长速率充满整个空间,从而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例如:丁海兵等报道了在魔芋田间种植荞麦,利用荞麦的控草率能达到92.3%,并且第3次播种的荞麦产量能达到80kg左右。卢俊报道了在魔芋田间间作巨菌草防治杂草的技术,在有效防治杂草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巨菌草的收益。
4 结语
目前,魔芋田间杂草生物防治技术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距离成熟的田间应用技术还有一定的距离。生态控草技术作用较慢,对农田杂草群落较多的情况下不易奏效。因此,当下魔芋田间杂草防治最有效的办法是综合防治,建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在魔芋田间杂草监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技术,加强魔芋田间的生态调控,充分利用并引进生态因素控制杂草,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肥,以提高魔芋整体的长势,减轻杂草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邢优诚,王乐军,刘德强,等.魔芋葡甘聚糖对香料水分吸附和解吸的影响[J].食品科技,2022,47(12):244-249.
[2]王敏珍,王珊珊,殷婷.9个魔芋品种在商洛山区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22,68(12):24-27,38
[3]张朝贤,倪汉文,魏守辉,等.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04):1274-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