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象山县塔山中学
关注、发展、成就每一位教师,落实“双减”工作,加强教师关心关爱工作,构建“关爱每一个”的塔山教师生活场。 以“微日常”追求明亮生活;以“微教研”淬炼塔山明师;以“微整合”联合多方资源。我们要让每一个小型的生活场景,每一个微小的教育事件,都成为一束微光,明亮温暖我们的教师。
一、 以“微日常”追求明亮生活
做有温情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关注教师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让教师每一天都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让教师“有健康”。不断强化“教工之家”建设,组建瑜伽、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设教师心灵驿站,重视教师心理团辅,缓解教师焦虑情绪;支持教师利用碎片时间锻炼身体,教育引导教师“劳逸结合”。让教师在忙碌中有充实感,在充实中产生幸福感, 营造一个人文、和睦、美好的温馨家园。
二是探索实行心情假、弹性上下班制度,让教师“有时间”。学校建立柔性考勤机制,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基础上,实行一月一天的心情假。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设立班主任AB岗,合理界定正副班主任职责分工及相关待遇,统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避免因弹性上下班产生班主任缺席班级管理问题。
三是设置专属休息场所,让教师“有空间”。着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教学环境,为教师工作之余的休息提供良好的设施设备。设立了课间休憩站、休闲阅读吧、情绪发泄站等,帮助教师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补充能量。为参与课后服务教师提供晚餐服务、解决子女托管等,为教师排忧解难,做好教师教学生活后勤服务保障。
四是设立“塔山有约”,让教师“有倾诉”。畅通教师反映问题渠道,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及时听取和尽力解决学校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各界群众民生需求,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切实帮助群众尽快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以“微教研”淬炼塔山明师
以学校愿景唤醒教师专业发展愿景,以有效教研激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公正考核持续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构建学校网状扁平式教师团队。并通过构建具有共同愿景、互相影响、互相助力的团队,推动教师共同发展,以教师的适性发展达成学生的适性优化发展。具体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一是制定框架。建立教师发展梯队,构建学校教师发展整体框架。基于学校发展现实需求,确定教师学习的目标任务。以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为基础,组建学习型团队,出台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我们实施校本研修的3*3制度,即:三确定、三研究、三统一。三确定: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三研究:研究新课标对于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作业设计和考试对教学的反向指引;研究其他教学困惑问题。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份量,统一教学进度。以“重学习、强研究、探教法”的教研氛围,进一步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理论修养,更好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
二是深耕课堂。形成系统规范的校本研修模式,以“问题-主题-活动-评价”为路径打造健康发展的教研组团队,卓有成效地解决有关教学问题。该路径的操作模式为:第一,指向真实的问题,从课堂中梳理出重点关注的问题,找准教研活动的增长点;第二,规划教研主题,对课堂产生的问题进行分解和剖析,提炼和确定教研的主题,形成有结构的教研主题,作为系列活动设计的导引;第三,开展系列活动,持续聚焦教研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第四,借助各类评价指标对教研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常态化落实和推进教研工作,助推教师的成长。
三是内生发展。立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提出以课例为原点的“1+N”分层培养机制研究。其中,“1”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以课例为诊断原点,确认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所需提升的各自最核心的教学能力。“N”指教师专业发展核心能力的外延。借助校内“青蓝工程”和县市级名师带徒活动等资源大力发挥名优教师的学术引领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将本身已具备的学术形态较快转换为教学形态,进而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
三、以“微整合”联合多方资源
拓展社会资源,缓解在校师资压力。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资源,加强课后服务工作,减轻校内教师过重工作负担。根据学生需求和课程设置需要,学校开设了20多门课后服务课程,聘请专业院校教师、退休教师、文艺科普工作者、“五老”人员、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家长讲师团成员、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校内课后服务。还引入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承担部分课后服务,扩充课后服务师资队伍。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应按照课时数给予必要的劳务费,确保“双减”工作的持续性。
在切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构建“关爱每一个”的塔山教育生活场已经展开了一个学年的探索,我们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成效:
一是温馨积极和谐的家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领导团队在第一责任人与最佳合作者的角色意识的引领下,进德修业、不断磨合。以身作则意识、岗位发展意识、主动执行意识日渐加强,整个团队呈现出主动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创造了“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携手共进的合作习惯,荣辱与共的爱校情怀”的塔中教师文化。
二是反思型教学实践家的特征开始外显。以“微教研”过程对课堂事件不断进行案例分析,考察自身或他人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简洁,形成某种认识或行动理论,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改进,或以教学反思、案例、论文乃至课题形式进行物化。健全校本教研机制,抓实教学改革,加强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落实作业管理,专业而扎实的校本教研成为减负与提质之间的重要杠杆。
三是发展型教育生活场的构建开始形成。发展型教育生活场成为了塔山中学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学校内在气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践行着塔山中学的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团课程成为学校向社会展示的一个窗口,也是学校价值取向和教育创新的一个体现。虽然仅仅开校短短两年,学校在区域内获得了非常正向的风评,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