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  科学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1

多元协同  科学衔接

肖力 罗霞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教师发展中心      442700

一、共学习 互成长

“什么是幼小科学衔接?幼儿园为什么要做幼小衔接?作为一名学前教育教研员,我应该怎样做?”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我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结合《纲要》、《指南》,深度解析小、中、大班幼小衔接观念与教育重点,为后期进行更加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践行  拓创新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

    小班组的老师们从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入手,结合小班幼儿爱模仿、爱摆弄的特点,在班级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和涂鸦等区域游戏环境,让小班的孩子有家的感觉,从而减缓入园焦虑。小班的孩子依恋行为较为强烈,幼儿园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的半日活动,通过亲子游戏、合作种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幼儿保持稳定的情绪,喜欢并乐意上幼儿园。

小班孩子情绪稳定后,在一日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儿歌、律动和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入厕、排队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同时加强走、跑、跳、钻、爬等多形式、趣味性强的户外游戏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小班幼儿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准备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中班的老师们在小班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除了结合五大领域开展的常规教学、地震消防演练之外,我们协同社会资源,邀请消防大队、治安大队走进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观看消防员叔叔讲解安全常识、幼儿灭火情景表演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联合妇联,共同开展关爱儿童系列活动

二是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和孩子一起制定班级劳动计划,每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清扫楼梯、擦拭玩教具等实践活动,感知劳动的不易,并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开展“生活技能大比拼”,鼓励幼儿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大班老师们从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及学习习惯出发,在适宜、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积累必要的入学准备,为幼儿平稳过渡小学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首先,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的生活习惯。大班幼儿  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淡薄,我们就鼓励幼儿制定一天的活动和游戏计划,“和谁一起玩”“怎么玩”“是否按自己的计划玩”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活动过程中捕捉到的关于幼儿尝试、调整、合作的一天计划,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总结活动情节中存在的问题或亮点。“今日计划”与“我的日记”让幼儿有了充分的自主权,清晨来园记录想玩的区角、户外活动想玩的游戏、想要选择的伙伴等,活动结束后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并进行记录.......教师无需采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珍惜时间,而是将时间观念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浸润到每个孩子心中,慢慢浸润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同时,我们将这种做法延伸到家庭,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形成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规律的作息时间,为适应小学作息做好准备。

    其次,在游戏实践中培养大班幼儿服务意识、规则意识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结合“小小值日生”、“天气播报员”、“食趣园”一系列活动给幼儿充分锻炼的机会,克服幼儿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形成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增强幼儿自我服务和生活能力。 

最后,在各类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随着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主题区角“小银行”“小超市”“小餐厅”中的各种场景能够把幼儿带到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孩子们运用区域活动的经验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共奔赴 同衔接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基于此,我指导各园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孩子入学准备奠定扎实基础。
    首先,多次深入幼儿园、进入班级现场指导,为一线教师解读政策,答疑解惑,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为我们的工作指明方向。

其次,建立家校协同机制,转变家长育儿观念,做到家园同步。发放“幼小衔接知多少”调查问卷,根据分析结果,以园所为单位召开了“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发放《指南》家长读本指导家长了解相关文件政策和具体要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减缓衔接坡度。
其次,幼小衔接的学校与幼儿园教师相互观摩、学习,并邀请班级家长代表全程参与。通过“同课异构”、体验半日活动不同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家长更直观的了解了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课堂的异同。

通过系列联合教研活动,家、园、校三方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衔接、谁来衔接、如何衔接”的核心问题,为幼儿平稳过渡架起了坚固的“桥梁”。

四、共规划 勤反思

从最开始的解读政策、转变理念,到探寻路径、团结协作,我们从迷茫和困惑中一路走来,欣喜的看到了孩子们从最初对小学的懵懂与担忧到现在进入小学后的自信与坦然,看到了家长朋友们从对孩子升入小学的不安与焦虑到现在的庆幸和欣喜。我坚信,孩子们一点一滴成长与进步的积累,都会让他们在幼小衔接的这条道路中最终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