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饶二小学 121000
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不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反思与建构等过程。这些过程是科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小学科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科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就蕴含在思考的过程中。只有深度思考,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会深度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是科学学习的基本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落实便沉淀在每一个40分钟的课堂内。然而在现实课堂中,有追求课堂表面的繁华和热闹,也有匆匆过场追求结论的告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要么肤浅从众没有独立性,要么不求甚解养成惰性,没有深度的思考,错失了许多思维发展的时机。怎样让学生的思考深度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教师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顺应学生思维认知规律,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深度思考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因材施教等原则,精心选择有结构的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地球的内部》是一节解暗箱课。解暗箱课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课型。可是人们对于地球的内部认识无法像打开一个橘子那么简单,所以课的伊始,教师手里先握住一个小灯泡,不给学生任何信息,让学生进行猜测,学生很难猜到。然后教师又出示了三个盒子,里面分别装着沙子、塑料片、铁垫圈。要求学生不许打开盒子,你有什么办法推测盒子里是哪种物质?学生可以通过摇一摇、听一听、掂一掂等多种方法,推断出了盒子里的物质。对于盒子里的这三种材料,教师做了精心的选择。沙子发出的声音和铁垫圈和塑料片在摇晃时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而铁垫圈和塑料片在摇晃时发出的声音虽然十分相似,重量却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些有结构材料的选择,就更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通过前后两个活动的对比,使学生认识解暗箱的方法--要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研究,启发学生用搜集相关信息的方法来了解地球的内部。这样,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二、尊重学生思维的现实,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学生深度思考的保障。
尊重学生现有的思维认知水平,就是承认学生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尊重这个客观事实,才能促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应学生。第斯多惠曾说过,要给与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在教学《蜡烛的变化》时,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共安排了三个实验,对于这三个实验,教师精心做了安排。第一个实验蜡烛燃烧产生水的实验,为了安全起见,采用教师先演示、学生再分组实验的方法。第二个实验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无色透明的气体,人们无法直接用眼看观察到,只能借助其他现象才能发现这种气体的存在。因此教师巧妙利用一个漏斗,口朝下把它罩在火焰的上方,把一个燃烧着的火柴放在漏斗的径口处,学生发现火焰熄灭。学生想到二氧化碳能使火熄灭。但怎样证明这种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呢?让学生继续思考想办法验证,于是学生想到用澄清的石灰水涂在烧杯壁上,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如果浑浊说明的确是产生了二氧化碳,理清思路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有了这两个实验为基础,第三个实验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观察实验现象,自己获得新知识。
在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中,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寻求解决途径,制定解决方案,交流、完善实验方法,这样才使学生深度思考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途径。
学,源于思,启于疑,循着思路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设计方案,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内部》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这个环节时,为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并没有教学生如何制作,而是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你打算怎样制作,制作时注意哪些问题?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确定制作步骤?地壳、地面、地核各部分厚度应怎样的确定?颜色怎么选择?通过学生积极并且深入地思考、大胆地交流,使学生的思维由模糊走向清晰,由不完善走向完善,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
四、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驱动观察,是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
要让学生深入地观察、深度地思考,教师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观察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问题推动观察、推动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蜗牛》时,教师是这样做的:观察蜗牛,从蜗牛身上,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观察之后就会纷纷汇报:蜗牛摸起来什么样?看起来什么样?蜗牛爬起来怎样?在学生汇报发现的基础上,追问:关于蜗牛,你想知道什么?此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的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想知道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有的同学会提出喜欢蜗牛吃什么?有的同学会提出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等等。这样关于蜗牛的探究活动就会随着学生提出的想研究的问题而逐步展开,逐步走向深入。
这种基于生活经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问题推动观察,用问题推动思考,用思考推动探究,通过探究获得新知识。这样地观察才是深入的,这样地思考才是深度的。
关注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教学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深度参与、探究、交流与表达,并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自由的思考。将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向纵深,真正实现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丁益民.数学教学中学生深度思考的实现[J].中国数学教育,2022,(24):29-32.
[2]李龙华.深度思考,让课堂飞得更高[J].安徽教育科研,2022,(31):57-58.
[3]杨士平.基于跨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的开发[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72-73.
[4]王英彤,王秋,石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探秘无糖饮料”[J].化学教学,2021,(08):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