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莲湖医疗延伸点 康复科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探究游戏在特殊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智力低下儿童,合计收录样本量为8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治疗手段,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40例,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及常规治疗、上述基础上联合游戏疗法。结果:治疗后组间各项心理障碍程度差异显著,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智力低下特殊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游戏疗法,对于促进患儿心理障碍程度改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智力低下;游戏疗法;心理障碍;社会适应能力
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脑瘫患者以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等,在发育和功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额外的照顾和支持,以促进患儿的生理、认知和情感上的健康发展。游戏作为一种有趣而具有效果的康复治疗工具,正逐渐在特殊儿童康复中得到应用,游戏扮演着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的角色,创造出有益的学习环境和互动体验[1]。为此,本文特收录80例患者,探究在智力低下特殊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游戏疗法,对于促进患儿心理障碍程度改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21.7——2023.7期间所收录的智力低下儿童作分组处理,分组方式为摸球法,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后,通过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展开此次对比分析研究。前者样本性别组成结构为52.50%的男性和47.50%的女性;年龄阈值2-9岁,求取平均值(5.72±1.13)岁;后者样本性别组成结构为55.00%的男性和45.00%的女性;年龄阈值2-10岁,求取平均值(6.03±1.75)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经颅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7d给予患儿脑电图检查,协助其取坐位,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开展治疗方案,治疗帽中共含有6个磁治疗体,以变频治疗的模式进行,每次治疗20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个月。同时配合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配合游戏疗法,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要观察和关心患儿兴趣、爱好,逐步扩大患儿交往范围,待患儿能参加集体游戏时,游戏内容要逐渐注入购物、乘车等日常活动,让患儿扮演不同角色,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方式,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使其逐渐学会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完成日常活动,为成年后的自立打好基础。常见游戏种类包括,(1)体感游戏:通过使用体育运动模拟游戏,儿童可以模拟打篮球、击剑或高尔夫等运动,从中获得运动技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改善。(2)虚拟现实游戏:智力低下儿童常常面临运动困难和平衡问题,可通过使用VR设备,尝试不同的平衡训练和动作模拟,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灵活性。(3)教育性游戏:教育性游戏结合了娱乐与学习的元素,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以学习语言为例,通过与游戏角色的对话、解决谜题或完成任务,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词汇量、语法理解和表达能力。
1.3观察指标
心理障碍程度:采用中国心理教育量表,从七个维度评价患者心理障碍程度,分值与心理障碍严重程度成正比。
社会适应能力: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能力量表(AAMD-ABS)评价其干预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值与适应能力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需数据计算借助SPSS22.0软件,研究涉及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s)描述,t值检验。计算结果判定: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理障碍程度
治疗后组间各项心理障碍程度差异显著,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详见表1
表 1两组心理障碍程度对比(±s)
组别 | 例数 | 感知 | 手眼协调 | 模仿 | 口语 | 粗动作 | 细动作 | 认知 | 总分 |
对照组 | 40 | 7.50±2.30 | 6.38±1.22 | 5.90±1.55 | 3.90±1.17 | 7.22±2.84 | 5.35±1.67 | 5.31±1.60 | 44.52±7.70 |
观察组 | 40 | 9.25±2.04 | 7.49±1.87 | 7.19±2.08 | 5.00±1.68 | 9.36±3.08 | 6.52±1.48 | 6.55±1.63 | 50.76±8.37 |
t | -- | 3.600 | 3.144 | 3.145 | 3.398 | 3.231 | 3.316 | 3.434 | 3.470 |
P | -- | 0.001 | 0.002 | 0.002 | 0.001 | 0.002 | 0.001 | 0.001 | 0.001 |
2.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详见表2
表 2两组治疗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比(±s)
组别 | 例数 | 认知功能因子 | 独立能力因子 | 社会/自制因子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30 | 13.04±2.62 | 25.60±3.13 | 10.64±1.75 | 15.80±2.70 | 28.02±2.13 | 53.06±7.20 |
观察组 | 30 | 12.75±2.13 | 28.22±2.82 | 10.45±2.17 | 18.54±2.85 | 27.76±2.52 | 57.82±6.17 |
t | -- | 0.4704 | 3.4062 | 0.3733 | 3.8227 | 0.4316 | 2.7496 |
P | -- | 0.6398 | 0.0012 | 0.7103 | 0.0003 | 0.6676 | 0.0079 |
3、讨论
体感游戏可以要求儿童进行身体运动,如跳跃、转身等,从而促进患儿的肌肉控制和平衡能力,通过模拟各种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帮助儿童锻炼手眼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教育性游戏可以结合儿童的学习需求,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升患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和个性化设置,促使儿童在愉悦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学习,并逐渐提升认知水平[2]。互动性游戏提供了情景模拟,使儿童能够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体验不同情绪状态,并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游戏还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交环境,在其中进行与他人的互动,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共享体验的能力[3]。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组间各项心理障碍程度差异显著,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智力低下特殊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游戏疗法,对于促进患儿心理障碍程度改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智妹,蔡可龙,朱丽娜等.运动干预对孤独症伴有智力低下儿童执行功能及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05):493-502.
[2]王鹤.语文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对智力障碍儿童词句理解与运用训练效果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01):59-62.
[3]莫丽华,陈盈,杨幸.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沙盘游戏疗法对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改善及认知发育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4):1557-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