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摘要:科研管理是高校内部学术管理的重要组成,科研项目的质量体现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科研项目的创新可以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当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高校需要重视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结合自主创新能力、学术水平,推出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促进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能力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数,只有不断推进科研项目的创新,才能为社会提供创新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学术支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对科研项目进行审批、监督的重要机制,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质量可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质量。高校需要不断结合科研项目的优质内容,改革与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最大化的保证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升级。
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时间风险
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的投入时间不足,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很难将大部分时间放置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中,研究进度拖后,短时间内无法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部分设备的更新换代,知识结构改变等因素会拖延项目时间。项目管理急需做好时间的规划,将科研成果的研究控制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研究时间过长对科研项目的风险。高校在制定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时,需要对科研项目的风险成因进行把控,在分析科研项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整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其中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是影响科研项目进度的重要因素,项目管理需要及时监督研究的推进,对研究遇到的瓶颈、产生的状况、影响的因素进行规划和分析,降低其风险。
1.2项目资金风险
高校的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随着科研项目的深入推进,原有的项目经费无法支持研究的开展,科研项目的经费紧张,科研项目无法完美收官。加之高校在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时,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不完备,项目数据、项目信息并未紧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部分高校利用人工处理项目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量,很可能会造成管理决策的错误,科研成果出现片面性。
1.3科研项目计划不明确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侧重于成果的研究,管理工作只能被动服务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并未有完善的规划方案。部分高校在计划科研项目时,过分追求项目的层次和难度,与社会问题脱节,而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相对分散,管理体制落后,责权划分模糊,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完善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工作仅由项目机构进行自我化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科研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也容易出现负责人不明晰的问题,科研进度严重拖后。目前高校的科研行政部门更加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对项目后期的管理和跟踪比较滞后、进度缓慢、监督缺位。由于科研项目过程中相关材料的提交和中期数据管理不当,数据和材料一旦丢失,项目则无法按时完成,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展受到影响。
1.4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服务意识较低,由于受高校学术和教学氛围的限制,部分科研项目的条件不完善,在进行管理时,相关人员没有有效统筹各院校的协作关系,项目计划与任务无法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合理完成。由于部分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预期目标有所出入,需要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告,但高校为增加学术成果数量,并未改变或终止项目计划,而是将错就错,项目的质量无法保证。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行使监督和管理的权利,主观能动性下降,科研项目被动管理,沟通不畅。
2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2.1实施系统管理
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创新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如高校可以实行网络化管理,明确科研管理机构的责任,制定符合高校科研水平的体制,健全机构部门。可以适当集中管理权利,减少组织权力分散,信息不流通的现象,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科研项目的信息,方便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查询。跟踪各类科研项目的每个阶段的管理和服务,例如,项目建立、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努力提高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目前,各类高等教育院校对社会科学项目的研究正在广泛进行,并且与财务和行政管理开展有效联系。由于研究人员在项目管理领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需要大量数据和信息资料的支持,因此一些负责项目管理的人员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避免研究人员的能源消耗,导致学术研究质量不高的问题。
2.2提高创新团队水平
高校需要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利用激励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创新,合理把握人才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要素,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人员增加收入,提升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很多科研人员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等开展科研项目,从而避免占用教学时间。为了让科研人员专心致志的研究科研项目,提升项目成果的
研究效率,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在占用科研人员休息时间时,高校可利用绩效奖励机制,给予科研人员适当的补贴、奖励等,运用物质和精神鼓励,让科研人员安心致力于科研工作,牢记自身的使命任务。
2.3优化研究成本
高校需要控制科学研究的成本,将其与高校的办学资金,科研资金有机结合,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保障,适当调整资金投入,重视科研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公益性事业、基础科学的研究。同时,高校需要将人力成本纳入科学研究资金体系中,合理考量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报酬等,实现人才从成本向资本的转变。科研管理人员应本着为国家、为学校服务的意识,为学校科研事业贡献力量,全力投入到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制度、学校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以热情、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科研项目。因此需要优化科研经费成本,既能保证科研项目高质量完成,又能对科研、管理人员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2.4制定风险预案
高校科研管理肩负着对科研项目发展任务、发展方向、科研成员、项目内容、科研效果的管理责任,因此,高校需要认真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式,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制定风险预案,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对可能出现的时间影响,人员影响进行准确评估。摒弃传统的盲目攀比、科研量化的做法,利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对科研项目的风险判断,建立风险预案机制,保障高校科研工作平稳运行,与广大师生共同建立公平、宽松的科研氛围,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开展教学与科学的深度融合。高校需要在科研核心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政策下进行,研究科研成果,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囊团来满足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为实现高质量的科研管理,高校需要将知识与生产者形成内部低消耗资源集成,提高各类资源的协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型,创造协同作用,并在全社会共同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需要打破传统科研主题之间的壁垒,释放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要素,运用创新要素,提高科研成果的生命力,创建一个能够促进科研方法改善,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怡,邵波.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现状,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19(19):58-63.
[2]张贵香,刘桂锋,梁炜.我国科研数据管理理论与服务研究进展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06):191-197.
[3]陆关珍,吴婷婷,吴巍.学术诚信承诺网签法在科研论文管理中的运行与成效[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20(03):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