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200
麻醉是现代医学中减轻/消除痛苦的有力手段之一,正确有效的麻醉处理对确保顺利开展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提高检查及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麻醉药物的特殊性,想必部分读者朋友们或许会“谈麻色变”,过度担心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殊不知,或许因为大家对麻醉相关知识不了解,方才对其产生恐惧、抵触等心理。那么下面本文将带领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科普之旅,让我们进入麻醉的世界,了解什么是麻醉以及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
1.什么是麻醉?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文,其中“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在医学中,麻醉具体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消除(丧失)疼痛,其主要机理在于抑制中枢神经及(或)周围神经系统,但应注意麻醉的作用具有可逆性。
我们知道,在医学领域中多种检查、治疗操作均可能对机体造成创伤,如侵入性检查(肠镜、胃镜等)、手术治疗等。我们知道,剧烈疼痛不仅会对我们心理情绪、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还可能使我们无法配合完成相关检查或治疗项目,因此合理利用麻醉手段在临床医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有人会问,我在接受肠镜、胃镜等检查时并没有感觉到特别难以忍受的疼痛,为何会出现无痛肠镜、无痛胃镜等医疗项目呢?这是因为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性,提示不同患者疼痛阈值并不相同,加之不同患者进行同一检查/治疗项目的目的并不相同,因此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麻醉处理方可确保顺利完成相应检查/治疗项目。
2.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哪些?
2.1椎管内麻醉
读者朋友们乍一听“椎管内麻醉”或许有些陌生,殊不知有些读者或许听说过的“腰麻”就属于椎管内麻醉类型之一。椎管内麻醉具体指将麻醉药物通过注入方式送达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通过阻滞脊神经根从而对其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效果。根据椎管内麻醉实施时麻醉药物注入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麻醉(即腰麻)、骶管阻滞麻醉等,此外也可能出现两种椎管内麻醉联合使用的情况,如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时我们称之为腰-硬联合麻醉。
那么了解了什么是椎管内麻醉,它们能用在哪些医疗项目中呢?由于椎管内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读者朋友们日常容易接触的剖宫产就会用到此类麻醉。椎管内麻醉能够对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由于手术创伤所致严重应激反应产生有效抑制,加之该方法能够增加脐血流、对母婴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促进剖宫产手术顺利实施并确保母婴安全。此外,在进行下肢手术时医生们也常用到椎管内麻醉,其优势在于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够维持良好机体内循环状态、阻滞平面广、起效快等。
2.2.全身麻醉
说完了椎管内麻醉,我们再来谈谈麻醉领域里的老朋友——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指经由吸入、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途径使麻醉药物进入机体内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实现暂时性抑制的临床麻醉方法。与椎管内麻醉不同的是,全身麻醉后人体除痛觉消失外,还将表现出遗忘、神志消失、反射抑制等情况,待麻醉药物完全代谢、排出后人体各种反射方可逐步恢复。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晓,全身麻醉对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将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苏醒期是现阶段临床全麻研究重点方向。虽然全身麻醉对人体影响显著,但其仍有无法忽视的优点,如镇痛确切、麻醉过程中无知晓等,提示只有准确掌握全身麻醉适应症、禁忌症,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予以综合判断后决定是否实施全身麻醉,才能够确保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安全性。
3.用什么药物实施麻醉?
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阿片类、非阿片类等类型,其中阿片类药物或许有些读者朋友们已经听说过,如吗啡、芬太尼、美沙酮、可待因等均属于此类麻醉药物,而非阿片类药物包括氯胺酮、镁剂、右美托咪定、艾司洛尔、地塞米松、非甾体抗炎药物、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使用后具有镇静、止泻、镇痛、止咳、致欣快等作用,但由于此类药物作为临床管控的特殊药品,其成瘾性(阿片类)不容忽视。有资料研究认为,麻醉药物反复使用后导致的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此提示,若想合理、安全使用麻醉药物,需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及患者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
4.小结
麻醉作为临床医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医疗手段,已在多学科、多疾病诊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临床医学深入研究,除镇静、镇痛等常规效果外,麻醉在抗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等方面也将大有作为。本文通过“什么是麻醉?”、“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哪些?”、“用什么药物实施麻醉?”等问题,带领大家初步了解了关于麻醉的科普知识,相信读者朋友们已对麻醉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若自身或周围亲友需在麻醉下接受相关医学诊疗项目,能够做到知己知彼、不慌不乱,从容面对并积极配合完成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