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核心价值观在于家国情怀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价值观的主要体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需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引导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
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为了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又是为了实现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综观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对此,教师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探究有效解决方案。
一、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意义
(一)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拥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不忘历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勇于承担复兴中华的伟大责任。
(二)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知识、能力与情感是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缺一不可,忽略了思想教育的历史教学是残缺的、片面的、不成功的,而爱国主义是高中生思想教育中的核心要素。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当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融人教学设计与组织等各个环节,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举措。高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后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成才固然重要,成人更加重要。利用历史教学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够让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理想追求,保持对国家的高度忠诚,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一)创设历史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悟。日常教学中,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要重视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以角色表演、视频展示、图片播放等方式实施教学,以保证学生对爱国主义价值观形成深刻理解。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要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内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课堂上,为帮助学生确立积极人生态度,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先带领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再为学生布置一个历史情景剧表演任务。基于角色扮演情景下,请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铭记虎门销烟历史、弘扬虎门销烟精神。具体展演中,可以“传承虎门销烟精神 走向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主线,编排“鸦片之祸”、“销烟壮举”、“走向复兴”几个历史情景剧,精彩演绎就缴烟等问题进行激烈交锋和热闹销烟场景等。角色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将真切感受到历史人物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较好地熏陶。
(二)实施启发教育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针对这个问题,要重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积极实施启发式教育,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唤醒学生探索欲望,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例如,在《人民解放战争》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前途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堂上,可对学生实施启发式教育,先为学生出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形势示意图,请学生们思考:“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当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国方针?”问题思考中,学生们将探索出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队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国方针。接着,可为学生们出示《双十协定》原稿内容,请学生们思考:“重庆谈判通过了什么协议?主要内容是什么?”再为学生出示《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是什么?结果如何?”然后,为学生出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图片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又作出了哪些努力?”
(三)讴歌英雄事迹
英雄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平时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编排的英雄事迹,启发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树立起良好的爱国情怀。同时,可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课外资料,了解更多英雄事迹和民族英雄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先带领学生们了解五四运动历史,再和学生一起回顾五四运动中为祖国默默付出的英雄人物故事。期间,可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请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分享自己知道的英雄事迹。小组交流中,有的学生将主动分享李大钊热情参与并领导了五四运动,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大量工作的故事;有的学生将主动分享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当天发表了《两个和会都无用》文章,号召人民站起来,并立场鲜明地支持学生爱国行动的故事;还有的学生将主动分享罗家伦在五四运动中动手起草了宣言,用慷慨激昂言语给了众多学生极大鼓舞的故事。英雄事迹分享中,学生将被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从中建立起爱国情怀。
(四)开展学科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中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建立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展馆参观、书画评比等系列活动拓展教育环境局限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真切感知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例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教学时,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纪念改革开放的系列活动。活动组织中,为纪念改革开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可先开展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图片展示活动,利用校园橱窗向学生直观展示祖国辉煌,并邀请班上一名学生负责扮演小小讲解员为大家讲解图片内容。接着,开展书画、小报评选活动,让学生通过制作小报、书画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或百姓安居乐业的精神面貌。然后,组织一次小型的改革开放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综上可知,高中生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决定着他们在社会活动、民族建设中的付出。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基础教育改革和优化的必然选择,是培养有素质、有涵养的青少年的必经之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明确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以全面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郑红波.爱国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1(26):2.
[2]阮咏华.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1,(039):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