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人民医院 湖北省 宜昌市 443113
摘要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静脉穿刺所致新生儿疼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新生儿监护病房的80例生后1周内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由新生儿病房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并在穿刺前2min做非营养性吸吮,至穿刺结束。对照组由同样2名护士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不做非营养性吸吮。应用“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量表NIPS”在实施穿刺即刻进行疼痛评分,对疼痛量化,记录每次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并记录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做与不做非营养性吸吮的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的差异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关键词 非营养吸吮;静脉穿刺;新生儿;疼痛
国际疼痛协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伴有实际和潜在组织损伤,属主观感受。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一个个体没有疼痛体验和需要适当缓解疼痛的可能性,疼痛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个体正经受的伤害。”医学界认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而今,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而在临床疼痛治疗领域中,小儿镇痛未曾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新生儿,认为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疼痛敏感性差,故一直未予重视和正确的处理。大量的研究证实,反复疼痛可对新生儿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新生儿病房中的患儿大多数每天都要接受静脉输液,护理人员常常关注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而疏于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管理。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必须对新生儿疼痛充分认识,从而使由于疼痛而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探索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我科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科住院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80例生后1周内的足月新生儿,其中男43例,女37例 。排除标准:①给氧或使用辅助呼吸;②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③48小时内使用镇静剂;④伴有中、重度感染;⑤先天性心脏病或畸形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胎龄为(38.94±0.81)周,体重(3.33±0.38)Kg,对照组胎龄为(39.03±0.93)周,体重(3.23±0.33)Kg,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将患儿置于舒适体位,接受静脉穿刺前均处于安静状态,操作前30分钟喂奶、换纸尿裤,使患儿处于舒适状态,避免一切疼痛性操作。观察组平均日龄3.1天,自操作前2分钟将无孔橡皮奶嘴放于患儿口内,使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至操作结束后;对照组平均日龄3.0天,按常规操作进行静脉穿刺。在针头刺入静脉即刻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
1.2.2操作均在同一环境完成,保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穿刺前检查留置针质量,留置针是否通畅。均选择四肢静脉穿刺,同一护士穿刺,同一护士协助。
1.3 评价标准
新生儿疼痛评分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估。NIPS用于评估早产儿和足月儿操作性疼痛,如静脉穿刺等。它包括面部表情、哭闹、呼吸形式、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觉醒状态6项。NIPS总分为6项之和,最低分0分,最高分7分,分值越高越疼越严重。穿刺成功的判定标准为:一针见血为穿刺成功,否则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AU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NIPS评分为 3.08±1.46分 ,对照组为5.1±1.07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058,P<0.01)。
2.2 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表 1
表1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成功 失败 成功率(%) |
观察组 40 37 3 92.5 对照组 40 30 10 75 |
x2=4.501 P<0.05
3 讨论
随着研究人员对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揭开了新生儿疼痛的神秘面纱。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生儿,即使是早产儿,其中枢神经的发育成熟度已经足够感觉到疼痛。新生儿虽然不能说话,但他已经有能力通过肢体动作、呼吸情况、睡眠状态、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变来反映疼痛。新生儿早期特别是早产儿和危重儿反复接受疼痛刺激会引起一系列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近期影响包括:导致新生儿代谢增加,电解质失衡,心血管机能不稳定,灌注量减少,呼吸、免疫改变,血氧饱和度下降,病情恢复差;烦躁不安,反应低下等精神性格改变及食欲减退和生物钟紊乱;早产儿脑室出血及颅脑损伤,而引起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远期影响包括:反复的疼痛特别容易损伤新生儿脑部神经及应激系统,会让患儿对疼痛更加敏感,可能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出现情感紊乱、多动等;痛觉改变、慢性疼痛综合征致儿童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自我调节能力差,认知行为障碍和适应能力差等,最终可能会影响其将来的行为反应。因此,对新生儿进行疼痛性操作过程中,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控制乃至消除疼痛。
我科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的疼痛时,发现新生儿哭闹减少,肢体活动减少,情绪较安静。本研究结果显示,疼痛评分观察组为3.08±1.46分 ,对照组为5.1±1.07分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表明非营养性吸吮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它通过刺激口腔触觉受体提高疼痛阈值,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 。研究发现,在新生儿静脉穿刺过程中,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疼痛的生理及行为反应。非营养吸吮不仅可以减轻由操作引起的疼痛,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在疼痛性操作过程,能起到明显的镇痛效果。适用于新生儿病房各种操作性疼痛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将其作为新生儿病房中缓解新生儿疼痛的重要护理措施进行实施。
与此同时,通过表1显示,静脉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行非营养吸吮干预时患儿肢体活动减少,情绪较安静,易于固定。避免了因肢体活动,哭闹不止,导致穿刺失败,减少了二次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对患儿的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整合到静脉穿刺的操作流程中,方便易行,无经济压力,不增加护士负担。通过临床比较我们发现,非营养性吸吮确实可以有效地缓解新生儿疼痛,在为患儿进行致疼性操作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患儿哭吵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异常行为减少,有的患儿只是皱一下眉头。总之,非营养性吸吮对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明显,使用方便而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操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季庆华.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91-192.
[2]贺芳,李漓.新生儿疼痛评估进展[J].护理学报杂志,2014,21:30-33.
[3]殷苑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价[J].当代护士杂志,2018,25:90-91.
[4]瞿梦婷,唐春,孟红丽.皮肤接触护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J].广东医学杂志,2019,40:119-121.
[5]王琳.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杂 志,2012,07: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