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中共平乡县委党校054500)
内容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郡县治、天下安。显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不能没有县域的贡献和支撑的。在当前阶段,加强对县域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平乡县为例,从县域文化建设意义、平乡县文化建设实践、存在不足及有关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 县域文化 研究 平乡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郡县治、天下安。显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不能没有县域的贡献和支撑的。因而,加强对县域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是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文化概念及其建设意义
概况来讲,县域文化是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而独立存在的文化个体,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加强县域文化建设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筑牢文化根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以及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加强县域文化建设是增强区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这一系列观点和论断,同样适用于县域地区,适用于县域文化建设。
二是加强县域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就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就县级层面来讲,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县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乡村文化支撑的县域文化建设是没有根脉的,没有县域文化建设引导的乡村文化振兴也是无序的振兴、短暂的振兴。
三是加强县域文化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新阵地。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物质消费趋缓,精神文化消费占主导。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依据目前的经济总量,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应为5万亿元左右,可当前实际文化消费仅约2万亿元。加强县域文化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已成为县域地区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中的重要突破口。
二、平乡县加强县域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
平乡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始终重视县域文化建设,并开展一系列的探索实践。
一是深入挖掘整理,着力抓好历史传承
平乡县县域虽然仅有406平方公里,但长期的历史积累为其沉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财富。县境内拥有大成殿、东岳天齐庙、兴固寺、大观圣作之碑等古建筑遗迹和古碑刻,同时还是梅花拳、南路丝弦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曾培育出时苗、云五色、韩焘、罗时中等一批清官廉吏。近现代以来,还涌现出四平将军马仁兴、科学家尹赞勋、尹文英、张玺等一批知名人物,在境内形成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该县通过举办梅花拳子弟技艺交流、编辑平乡历史文化丛书、考证道教起源、排演《黄牛县令》戏曲等活动,使这些资源重新焕发了生机,使文化成了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是创新培育发展,不断注入时代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自行车、童车等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之相伴生的新文化现象也逐步兴起。该县按照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文化的理念,围绕这一新生资源着力唱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新文章。本世纪初,曾连续多年举办国内国际自行车赛事、拍摄了产业题材电影《二八时代》,编印了《平乡自行车史》,建造了亚洲最大的自行车雕塑,创办了车都印象馆,通过文化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赋予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同时,还积极鼓励发展电商文化、会展文化等新兴文化载体。
三是整理力量资源,谱写县域文化建设新篇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县域文化建设支持力度,大力倡导“好人文化”,扮靓县域品牌。2021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平乡“自行车名城、新文旅城之乡”的高质量发展新定位,同年即组建专门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业人士编印了《平乡县新文旅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明确了做大历史文化游、车都印象游、生态观光游、乡村体验游、美食鉴品游、红色初心游等六个专项行动任务,拉出了县域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找准了发力点和攻坚方向。
三、县域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不足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平乡县的情况及其所开展的探索,基本代表了非文旅特色地区县域文化建设的现状,虽然具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是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虽然也采取了有力措施,但总体上看,还是没有起到做深做特做大的效果。以平乡清廉文化建设为例,时苗等一批清官廉吏,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形势下,具有极强的教育和开发价值,但除去一部《黄牛县令》的戏曲外,境内再无其他成规模的参观点。其他方面诸如武术文化发扬光大、戏曲文化有效传承等方面都存在类似问题。
二是传承创新力量不足。新世纪以来,随着广场舞等新型文化运动的兴起,因吸引力不够,一批传承多年的特色文化形式备受冷落、传承艰难。比如,该县寻召乡后马康村从明朝起就是远近知名的草编村,但因为没能及时完成从生活用品向艺术品的转变,导致这一文化产业日益萧条。其他还有诸如后张范村一带的“祭冷神”等活动,因没有被赋予新的涵义而逐步萎缩。
三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因为没能找到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也造成一些乡村基层执政主体不愿在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上加大投入。即便文化部门每年也投入一部分资金,但因缺乏特色和效益,难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制约了县域文化的蓬勃发展。
四、加强县域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加强县域文化建设,就是牢固树立把文化当做一项产业来做的理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其发展规律上寻找制度保障。
一是要完善政府扶持机制。政府要深入调研、吃透县情,对县域文化资源储备、产品特色、国家政策环境等进行评估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组织编制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确定重点项目,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统领文化产业发展大局。
二是要运用和创新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善于运用市场机制来策划、生产、包装、营销等。应当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要积极推动和促进市场化改革,根据市场规律、市场竞争来促进资源配置。
三是要建立扩大消费机制。加强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文化消费市场为基础。因此,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不断开拓文化消费市场,特别是如平乡这样地域面积较小、交通便利的平原县域,更应把具有明显特色的产品开发、市场培育、过程服务作为发力点,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县域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