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浅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张秀梅

青海省海南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学科体系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现在,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探究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学;实效性;对策

    信息技术课程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一门新兴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都是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来进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因此学生在最初阶段是有着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而且很多学生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随便玩,所以非常期待这门课的到来。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大家会发现,这门课程其实有很多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去背诵和记忆,这些知识往往是抽象且枯燥无味的,学习难度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下降。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根据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运用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几年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来浅谈一下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一、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随着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中不断催生出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学习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含义,因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面临新的情况,必须要有新的方法加以应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及向学生传授最先的学习方法。

1.借鉴IT行业的先进经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与IT行业的兴起紧密相关。我们都知道IT行业是一个更新速度快,创新能力高的行业。随着IT行业的不断发展,IT行业不断总结出的新的经验。那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适时引入IT行业的新经验,力求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IT行业是信息技术的实践,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IT行业的最新进展,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同步优化。

2.构建新的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是教学平台的形象化说法。所谓的教学支架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向上发展的学习平台。借助教学支架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支架是一个动态化的平台,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的时候,需要在原有的支架上再搭建新的支架,以此类推,形成不断向上发展的态势。教学支架的搭建包含搭建、学习、探索和评价等几个环节。在搭建教学支架的环节中,教师要善于使用信息化认知学习工具,如概念图、时间线以及矩阵模型等。通过这些信息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支架上的学习任务。

3.准确把握教学的量度

时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是教学内容相对匮乏,以及教学安排比较零散。这个就给教学带来了一个很为难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的量度。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安排都很重要,这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学任务的核心。如果在这两点上出现问题,那么教师就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地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补充教学内容,并做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以此推进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才能存在提高高中教学实效性的空间。

二、科学的评价是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学中,教学评价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则是认识、肯定、改善自我的途径。学生们在立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重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争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做到不丢下一名学生。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进行,而是要寻求多元化,这样才能符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全面、准确地反应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元化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层次上。在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中,教学评价往往由教师做出。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存在师生互动,还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存在学生现在的自己与以前的自己之间的互动。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

三、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人才。不可否认,教学的关键在于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然而,传授知识并非教学根本,尤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的核心应当是落实责任感意识的教育。为何如此?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早晚会成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渗透着信息化的痕迹。也正如此,信息化犯罪成为危害社会的顽症。信息技术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就在这短短数年,信息化犯罪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已经不止数千亿美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不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那么一旦学生走向信息化犯罪道路,那么高中信息教学难辞其咎。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那些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事业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生硬地告知学生要具有责任感,这样的方式非常地抽象,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向学生展示承担信息技术责任对社会的发展是激极其重要的。

总之,当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经逐渐走向良性发展。我们认为,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个对策,可以逐渐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与时俱进,教师才能设计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志明.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J].策略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2]李冬.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