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作曲技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谈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作曲技法

谭杨

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体育事业服务文化馆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人民群众长期口头传承的民间歌曲而精心创作的艺术歌曲。本文从改编后的艺术歌曲与传统民歌在旋律、调性、曲式结构上的对比变化特点;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上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研究

    民歌是各个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创作出来的歌曲,以口头传唱代代相承,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审美需求变化等因素,作曲家将中国民歌改编成艺术歌曲,通过调性的确立及调式调性变化与拓展等作曲技法,将传统民歌的优美旋律、歌词、结构特点以及地域风格特质充分加以利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美感,使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民歌与艺术歌曲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具有人民性、地域性、历史性以及简朴生动等特点。艺术歌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定义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统称艺术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音乐与文学诗歌的融合。二是钢琴伴奏的重要性。三是抒情与意境的交织,作曲家和歌唱家调动各种手段,刻画唯美意境,追求艺术歌曲的高雅境界。

二、中国民歌改编为艺术歌曲的特点

(一)旋律

旋律是艺术歌曲塑造作品形象的重要手段。作曲家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会根据需要,或者保持旋律不变或者对旋律进行调整。一是保持民歌原始的主题及旋律不变,只是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或加上钢琴伴奏。如由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蒙古民歌改编的《嘎达梅林》、四川民歌改编的《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二是在民歌原始旋律基础上进行变化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加花装饰。即在原始民歌骨干音前后用倚音、经过音、辅助音加以装饰。如陕北民歌《蓝花花》开始部分旋律在原始民歌旋律基础上加了倚音装饰,改变后的旋律更加婉转,使作品中的形象性格更加突出、心理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更富。《孟姜女》主要是用辅助音和经过音进行加花。第二种是在民歌原有旋律变化的基础上,融入其它民歌的音调。如为了强化对比性,作者在山西北部的“开花调”改编的艺术歌曲《桃花红杏花白》的中间段落完全运用另外一首“开花调”《会哥哥》的主题音调。《会哥哥》欢快而跳跃的八三拍基调与《桃花红杏花白》四四拍的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种是吸收戏曲、曲艺音乐中的唱腔板式。如《蓝花花》运用摇板,“手提上羊肉怀里揣着糕,拼上我的性命往哥哥家里跑”一段,突出了人物心理的矛盾性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孟姜女》“大雪纷飞北风疾……不知丈夫在哪里”用类似摇板“紧打慢唱”的旋律和伴奏,表现孟姜女从秋走到年关过给丈夫送棉衣,却不知丈夫在哪里的凄苦、哀怨、无助的心理。

(二)调式、调性的变化

调性一般是指调式的类别和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中国传统民歌往往调性单一,而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为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的需要,少数会采用单一调性,而多数会出现转调而形成调性的对比。一是改编后的艺术歌曲整体情绪统一或单一乐段,乐曲会保持单一调性。如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玛依拉》、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小河淌水》、根据四川民歌改编的《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等采用了单一调性,没有出现转调。二是转调。在音乐作品中,为了求得较为丰富的调性色彩变化,音乐的发展常采用调性转换的手法由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调,这叫做转调。调性的起伏对比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达到刻画音乐形象的目的。转调的手法是多样的,有同主音转调、同音列转调和不同主音不同音列等。如传统民歌《孟姜女》是一首单一调性的微调式民歌,四句落音分别是“re、sol、la、sol”。艺术歌曲《孟姜女》出现了同主移宫的转调,乐曲开始是在加变宫的六声D微调呈示和发展,在转折性的乐段第三段,调性转到了相差两个调号的清乐d羽调,转调十分贴切,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无限的凄凉。

(三)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指乐曲的具体结构。如乐段、复二部、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大型套曲等。民歌音乐形式大都简明朴素,结构比较短小,大部分属于一段体。作曲家在把民歌改编成艺术歌曲时,往往会根据作品的需要而扩大曲式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不改变曲式结构,给原始民歌配以带有引子、间奏和尾声的钢琴伴奏。曲式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如改编后的艺术歌曲《槐花几时开》在18小节短小民歌的基础上,增加了32小节的从属结构。《小河淌水》、《太阳出来喜洋洋》、《玛依拉》等也是如此。二是通过转调方式而构成的曲式结构的扩展。如民歌《想亲娘》本是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作曲家运用娴熟的创作手法,在重复主题旋律的情况下,进行了戏剧性的变化和发展。如《上高山望平川》,原始民歌是单乐段结构,在改编过程中,作曲家加了11小节的引子,间奏用的是引子的音调,但移高了八度,调性从降B微调过渡到B微调,整个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移高了小二度,直至乐曲结束。这首作品通过上移小二度转调,把原始民歌单乐段结构扩充为二段体的结构。三是通过加入对比曲调而构成的曲式结构扩展。如《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是根据陕北民歌《牵牛花开羊跑青》改编的一首艺术歌曲,原民歌是上下句平行结构的单乐段,作曲家在改编为艺术歌曲时首先原样呈示了民歌的旋律,之后旋律稍加变化反复了一遍情绪显出一些激动,它们构成了乐曲的第一段,是一个复乐段结构:A (a+a')。艺术歌曲《桃花红杏花白》的A段是山西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而在B段,引入了调式、节拍和情绪等都不相同的另外一首开花调《会哥哥》,将两首民歌融为一曲,这中就具有了我国传统声乐作品中“多主题连缀体套曲”的特点,但是作曲家把整个作品仍然按西方曲式思维处理成ABA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四)和声特点

和声是作曲的基础技术,对于音乐材料的呈示和发展、曲式结构的建立、音乐形象的塑造、音乐内容丰富的表现以及音乐风格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多样化的和弦结构。在和弦应用上,为了适应原始民歌五声性的特点,除了选择传统三度叠置和弦外,作曲家还用了一些经过风格性处理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如四五度和弦、大二度和弦、复合和弦以及其它一些特殊结构的和弦。不管是用传统的和声技法,还是近现代的和声技法,都是根据作品的内容、音乐形象、地域风格以及族域风格的特点为出发点,使风格与曲调统一而协调。

结语

作曲家在中国民歌改编为艺术歌曲中所使用的作曲技法有许多都是一些常用的作曲技法,如多样的和弦结构和和声进行与多样的转调手法等,同时会应用一些特有的作曲技法,如旋律在原始民歌基础上的加花装饰;钢琴伴奏对主旋律的处理等。通过这种处理,使传统民歌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洁.中国艺术歌曲《想亲娘》之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4):19-21.

[2]黄常虹.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性[J].中国音乐,2006(2): 143-145.

[3]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一一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02(4):17-19.

[4]王青青.中国民歌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等.和声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谭杨,大连市沙河口区文化体育事业服务文化馆馆员,主要从事作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