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BOPPPS教学模式下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为例

邱梅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景洪    666100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本文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以“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为例,探索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旨在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高职护理;课程教学


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护理院校研制了《护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体原则是将思政教育的主线贯穿护理学类专业教育全过程[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护理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急危重病人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施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思政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大卫生、大健康及预防为主的理念,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BOPPPS”起源于加拿大,它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有效导入(Bridge-in)、明确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小结(Summary)六个步骤[2]。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引领、小组讨论等具体方法,特别关注教学互动和反馈,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

“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又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因此,本文以此内容为例,探索BOPPPS教学模式下《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路。

1.教学分析

1.1 学情分析

1.1.1 生理、心理 学生为“00后”,精力、体力充沛。从心理上说,思维活跃,对新观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高,同时,自我意识比较突出。部分学生担心自己学不好,存在畏难情绪。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有兴趣,学习内部动机强烈。

1.1.2 起点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全日制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于第四学期开课。学生经过前期学习,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的储备存在一定差异。

1.1.3 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捕捉能力突出,善用各类网络平台,能应用各个教学软件,但上网重娱乐轻学习,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在教学中还需进行积极引导。

1.1.4 思想素养 访谈发现,学生经过一年半的专业熏陶,大部分同学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具有生命至上的意识,但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及预防为主的理念,坚定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目标

依据《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等,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能准确复述急性中毒的概念、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及常见急性中毒护理要点。

1.2.2能力目标:具备对常见急性中毒患者快速评估病情、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

1.2.3素质目标:树立“珍爱生命”的生命观;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急救理念;具有积极参与中毒预防的健康教育,为健康中国战略添砖加瓦的使命感。

2.教学实施

2.1有效导入(B) 通过视频引出教学内容。通过视频CCTV-9播出的纪录片“生命的守护:急救故事——毒物来袭”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各种急性中毒就在我们身边,作为护生,要学好专业知识,学习视频中医务人员的精神,用专业知识对中毒的患者进行积极救护,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也为后续教学推进做好铺垫。

2.2 明确目标(O)通过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理清学习任务,知道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并加以强化。

2.3 前测(P)一是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前测试题目,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生理学》中关于气体交换相关知识、《基础护理学》中洗胃术的知识、《药理学》中阿托品药理作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程度,便于教师通过学生的起点能力及时调整教学。二是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急性中毒的态度、认识等感性认知。

2.4 参与式学习(P)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借助雨课堂弹幕功能,实时分享所思所想。弹幕是“00后”学生观看视频时表达自身感受的常见方式,通过弹幕,既可以表达自身感受,也能了解其他人想法。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通过弹幕分享自己的感受,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视频的兴趣和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二是小组讨论。学生7—8人为一组,小组中设组长、记录员、汇报者。各学习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对教师所抛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如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教学中,学生在观看“生命的守护:急救故事——毒物来袭”的教学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视频中的患者百草枯中毒后出现了什么症状?视频中的医生在急救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你从视频中的医务人员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各小组通过回顾视频,展开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要对成员的发言做好记录,汇报者需整理汇报内容和语言并完成汇报,其他小组成员需积极发言。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中要认真观察,对讨论气氛不活跃的小组要加以积极引导,对讨论中偏离主题的小组要及时纠偏。各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根据各小组讨论的结果,结合视频案例,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流程出发,补充强化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护的重点知识。同时,结合各组的分享,引导学生不断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急救理念和“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三是拓展思考 学生通过自助探究的方式,借助各类网络平台,收集各类急性中毒的新闻资讯等。通过收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加强对身边人的防毒宣传,把专业知识融于生活,为健康中国贡献自身力量。另外,通过分析、总结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解释故意服毒和误服是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珍爱生命、珍视生活”的生命观。


2.5 后测(P)即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教师通过随堂发布测试题或随堂提问的方式,检测教学效果,发现教、学短板。


2.6小结(S)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对课堂内容,特别是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对后测结果的分析,查缺补漏。同时,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强化知识记忆与理解。

3.教学评价

从“珍爱生命、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素质要求出发,依托“BOPPPS”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走入课堂学习,合理设计教学阶段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引入的教学视频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充分融于参与式教学等环节,学生在学习急性中毒救护的相关的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医者救死扶伤的精神,及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做到润物细无声。

只有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3]。《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完善护理专业学生思政教育课程设计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仍需不断求索。


参考文献:

[1]安力彬 李小花 岳彤 陈华 孙宏玉《护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解读 [J] 中华护理教育 2023年1月第 20 卷第 1 期

[2]李丽 BOPPPS 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23 年 12 月第 9 卷第 23 期

[3]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