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一体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燕

昌乐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专病一体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方法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I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病一体化护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估康复效果,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康复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ADL、FMA、SF⁃36评分。结结果果::观察组康复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ADL、FM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结论论::专病一体化护理应用于ACI患者,可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专病一体化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影响

引言

本研究为明确专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对一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专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而对另一组患者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现将两组溶栓等待时间以及救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I患者118例。纳入标准:(1)经CT、MRI确诊为脑梗死,且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的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3)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者;(2)严重肝、肾、肺损伤者;(3)既往有抑郁症、痴呆等病史不能配合本研究者;(4)出院后1个月内复发住院者;(5)中途退出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相同急救措施及治疗方案。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的急救流程,由家属、护士陪同进行检查及相关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选择专业的急诊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急诊护士、卒中病房护士及影像检验人员成立急救小组,并由护士长负责统筹各组内成员相关急救工作,并给予组内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组内人员对院内急救技巧的掌握,组织并协调各个部门分工合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急救时间标准,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在60min之内,急救小组严格把控接诊救治时间,制定组内考核标准,定期讨论分析;②患者送至医院时,立即实施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开启院内绿色通道,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准备工作,如:组内成员立即到位、影像学、降压及溶栓药物准备齐全等,急救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预见性评估,并在最短时间对患者进行CT等常规检查确诊,对需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启用专用通道送至抢救室进行治疗,并由急诊科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并保持良好的手术氛围,快速准备完成术前的工作,术中严密监测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术后患者进行CT复查,同时给予患者相关对症治疗,如:胃黏膜保护剂、营养液及抗血小板聚集等。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肢体康复情况和神经功能,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FMA评分最高分100分,分值与肢体功能表现为正相关;NIHSS评分中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观察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为QOL量表(QOL),指标有日常生活、自我评价、心理健康、社会认可,最高分2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③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颅内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压疮。④观察护理满意度,等级分为满意(80~100分)、较为满意(60~79分)与不满意(<60分),满意度=(较为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康复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护理前两组ADL、FMA评分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DL、FMA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对患者生命健康可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采取早期溶栓治疗,以早期恢复患者脑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为治疗目标,但因本病的病理特征,对急救时机要求极高,若患者发病时间过长,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患者只能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无法恢复其缺血区域的脑组织灌注。鉴于此,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护理模式,缩短急救流程、缩短等待时间,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救治成功率而言十分必要。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急救护理模式持续更新、完善的新兴急救护理模式,近几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救治中,效果肯定。在急性脑梗死急救中采取专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要求组建专业急救小组,保证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院内急救技巧,优化急救流程,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提升其救治成功率。同时,在转运期间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风险,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送入接诊室,早期检查和溶栓治疗,最终把握其治疗时机,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专病一体化护理应用于ACI患者,可提高康复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但本文样本量较少,且干预时间较短,今后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更长时间的深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1]杨洁.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25(7):548-550.

[2]冯琼,涂明义,张苏明,等.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4(3):68-70.

[3]陈翠翠,韩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1(6):605-606.

[4]杨琼,王普清.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2(13):1834-1836.

[5]陶东霞,王延莉,马兰.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94-96.

[6]夏晓萍,薛飞,田晓芳,等.区域协同救治模式运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对急救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探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6):65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