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任脉火龙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3例采用改良任脉火龙灸治疗;32例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对2组治疗后的疗效和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经改良后任脉火龙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30/33)高于对照组78.12%(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9.0%(3/33)低于对照组的18.75% (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任脉火龙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胃脘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低,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良任脉火龙灸 胃脘痛 脾胃虚寒型 疗效
胃脘痛属西医“慢性胃炎”范畴,临床表现为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伴有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等。病因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忧思郁怒、劳倦过度、脾胃虚弱等,病机为胃气失和,气机不利,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1]。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类型,中医认为虚寒型胃脘痛多因饮食生冷,劳逸失常,久之导致脾胃虚弱,胃阳不振,化食无力而成胃脘冷痛。任脉火龙灸是属传统针灸疗法中灸法的一种,为改良的火龙灸,火龙灸起源于隔瓦甑灸,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急救方》,通过在任脉及其附近大面积隔姜灸,灸时燃起形如长龙,激发任脉之经气,促进药物的吸收[2]。任脉火龙灸对于内脏虚寒病证有特别满意的疗效,特别是“胃脘痛”、“痞满”、“胃痞”等脾胃虚寒性疾病,本研究采用改良任脉火龙灸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较,改良任脉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中医科住院的65例胃脘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大便多溏,舌质淡,脉沉细。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胃虚寒型。将符合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助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31~65岁,平均(56.1±14.6)岁;病程6个月~5年。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28~63岁,平均(55.3±12.6)岁;病程3个月~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1)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2)经过胃镜、病理检查, 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3];(3)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的HP呈阳性。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痞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胃虚弱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主证:脘腹痞满,食物后加重,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次症:恶心欲吐,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具备主症3项或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至少2项,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1)年龄28-65岁;(2)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属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3)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4)无严重皮肤病或皮肤破溃者。
1.4排除标准
(1)病情严重或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2)精神异常、无法交流;(3)糖尿病患者;对火龙灸治疗有不良反应者;(4)高热或有可能干扰疗效评价的物理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予以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日1次,每次40mg,早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为4-8周。
2.2治疗组
改良任脉火龙灸的操作过程:(1)物品及用具:驱寒止痛散中药粉、清艾绒、火龙灸器具、95%酒精、姜泥、毛巾。(2)清洗新鲜生姜约1.5kg,用榨汁机榨成的姜泥,加热至50-60℃。(3)操作方法:应用任脉火龙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注意保暖),常规清洁皮肤,在患者的腹部盖干净的毛巾或干净纱布,将火龙灸器具(35cm*30cm,)铺在患者腹部上,以任脉为轴(上至胸骨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处),在火龙灸器具上均匀铺1层厚度约2cm,宽度18-20cm的姜泥。再在姜泥上洒一层驱寒止痛散中药粉(我院自拟处方:丁香25g、肉桂25g),然后再铺厚约2-3cm的清艾绒,用抽取有95%医用酒精的注射器将酒精洒在艾绒上,同时点燃背部整条艾绒,艾绒燃烧后形如一条“火龙”伏于患者腹部,待其燃尽,在艾灰上面再次放置清艾绒,待第二次艾绒燃尽为施灸结束,移去火龙灸器具,倒掉生姜及艾灰,擦干患者腹部。施灸结束后如出现背部皮肤潮红,属于正常现象。每2周治疗一次,4-6次为一个疗程。
2.3 护理
2.3.1 饮食护理:饮食应热服,不宜贪凉;中药汤剂宜温服,以避虚寒之体复感寒邪
,使虚寒加重。
忌食生冷瓜果或凉性食物,少食油腻之品。饮食有节、少量多餐,切勿过饥过饱,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可食用山药粥、黄芪粥、苡米粥等,早晚两餐,温热食用。山药粥可补脾胃、滋肝肾, 适用于脾虚腹泻, 慢性久利等证;黄芪粥可补益元气, 健脾养胃, 适用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者。
2.3.2 注意保暖:观察患者汗出情况及整体感受,嘱患者施灸前后多饮水,灸疗结束后,及时擦干皮肤,注意避风寒、防止受凉。
2.3.3 火龙灸治疗时有明火产生,所以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烫伤或烧伤等安全性问题:(1)评估患者体质及施灸处的皮肤情况、对热的敏感和耐受程度以及有无感知觉迟钝 /障碍,观察病人皮肤情况,如穴位处皮肤有破溃、外伤等不宜施灸治疗;(2)严密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和全身反应,询问热度,避免烫伤局部皮肤;(3)点火时嘱患者勿随意移动身体,以免灼伤皮肤。(4)在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过热,及时移除火龙灸器具;(5)有轻微烫伤,嘱用烧伤膏涂抹,暂时不再施灸。(6)施灸结束后,观察是否有皮肤瘙痒、出现皮疹等皮肤过敏现象,如出现以上情况及时给予患者清洁背部或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治疗。
2.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 ±标准差 ()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 2组治疗效果见表1
3.2 2组复发结果见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组 别 n 治愈好转未愈有效率(%) |
治疗组 33 219 3 90.90% |
对照组 32 5 20 7 78.12% |
表22组复发结果比较(例)
组 别 n 复发数 复发率 |
治疗组 33 3 9.0% |
对照组 32 6 18.75% |
3.3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经改良后任脉火龙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30/33),高于对照组78.12%(2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9.0%(3/33),低于对照组的18.75% (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胃脘痛属于西医学范畴中的慢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小肠密切相关,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根本,而气滞、痰湿、血瘀则为发病之际。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畅为顺,而火龙灸是以“通”为主体,以火攻邪,通经和络,使气血运行,温经止痛,使纳呆腹胀、脘腹疼痛缓解或消失;以“温”为载体,散滞化瘀,开通全身经络,双向调节为用,促使脾胃气血流畅、驱寒理气。
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常见的类型,对于无明显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经验性治疗为主,缺乏明确治疗靶点,疗效不明显[5],传统医学在治疗非器质性胃肠道疾病上有明显的优势。火龙疗法在吸取晋代火龙灸精髓基础上,依据内病外治以及生物医学全息理论等创立的一种集火烧、热敷、熏蒸和药物渗透多位一体的新灸法。火龙灸源于古代民间,至晋代时期宫廷御医将其引用,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宫廷养生术。火龙疗法是一种自然透皮给药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药物渗入深部组织,促使局部新陈代谢,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6]。现代医学也证明火龙灸不仅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同时具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虚寒型胃脘痛多因饮食生冷,劳逸失常,久之导致脾胃虚弱,胃阳不振,化食无力而成胃脘冷痛。施术部位为任脉对应的腹部,此部位包含了大量促进中焦脾胃运化作用穴位,如中脘、气海、天枢、梁门等,刺激穴位广泛,温补作用强大。“腹部火龙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经穴,最终达到补中益气、活血通络、升阳助运作用[7]。而腹部的中脘穴为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水分为任脉的经穴,具有温阳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改良后的任脉火龙灸,加入中药驱寒止痛散进行灸疗,驱寒止痛散为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研制出的协定处方,由丁香、肉桂组成,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有暖脾胃而行气、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的作用。丁香还能温中散寒、止痛,可以治疗嗜食冷饮导致胃部受凉引起的胃脘痛(虚寒型)。而肉桂属于温里药物的一种,具有补火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综上所述,改良后任脉火龙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泮托拉唑钠治疗,有效缓解患者胃脘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低,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秦娟文,黄晓燕,刘熙荣,等. 改良长蛇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J].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6):62-64.
[2] 岳红,杨丽平,冯李金,等. 任脉火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护理体会[J].上海医学,2020,41(2):252-254.
[3] 房静远,杜奕奇,刘文忠,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精简版 (2017年, 上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40(12),705-708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5.
[5] 宋瑞平,舒劲,刘清君.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211-215.
[6] 贾海燕. 火龙疗法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在治疗带状疱症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5):145,181.
[7] 张月,赵磊. 腹部火龙疗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12(38):131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