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孟艳菊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 CCU 河南周口 4667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主导的综合护理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采用了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的护理方案。本文将分析探讨这种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方法

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42.4岁。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方案干预,男29例,女11例,年龄为32~73岁,平均年龄47.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严重疾病;

(2)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

1.3.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的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综合护理:1. 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3. 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鼓励其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4. 并发症预防: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如防止压疮、防止感染等。(2)心电监护仪监测:1. 监测心电图: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2.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 记录监测数据:详细记录监测数据,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4.1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等方面。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2 心理状况评估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得分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重。

1.4.3 满意度调查

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进行表示,采用x²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n=40

分组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评分

对照组

7.86±2.14

9.12±1.46

12.84±0.14

11.42±2.24

观察组

16.42±2.56

16.98±0.87

19.42±0.35

19.47±2.15

t

6.613

5.416

4.029

3.324

P

0.012

0.003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焦虑、抑郁比较[±s,分,n=40]

分组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2.86±7.98

37.24±4.36

55.42±6.87

40.86±6.22

对照

52.75±8.10

45.21±6.13

55.79±6.24

48.35±5.10

t值

0.923

8.892

0.142

5.932

P

0.987

0.000

0.877

<0.001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n=40]

分组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30

8

2

38(95.00)

对照

24

7

9

31(77.50)

t值

5.184

P

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方案的观察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综合护理干预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心电监护仪的监测[2],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3]。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心理疏导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注重其心理需求,提供更为人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蕊.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179-180.

[2]潘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1):140-141.

[3]杨青地.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4):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