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路径的探究,并进行发展模式的推广与传播,丰富载体形式,坚持人民立场,多措并举促进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乡村振兴。本文紧扣“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发展路径研究”的主题,总结和分析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查罕诺村和扎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并进一步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推广与传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下乡、“新农村”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民族要复兴,乡村先振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展开,带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需要切身实地的走访,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创新力量,具有积极参与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
齐齐哈尔市,别称鹤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黑龙江西部中心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水质好,流经市域内的嫩江是全国两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嫩江流域生态高效农业意义重大。齐齐哈尔市在充分发挥农民、政府、市场“三方”力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其中,通过市县统筹发动、部门牵头推进、驻村持续发力、典型示范引领等举措,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用“真招实法”“真金白银”“真情实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查罕诺村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市东南九公里处,东邻齐扎公路,鹤之汤温泉、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西邻水师森林公园温泉;南邻新中、江东万亩水稻开发区。2019年7月28日,查罕诺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通过旅游带动,查罕诺村生产的大米、玉米和其他农副产品都成了香饽饽,各行各业的兴旺发展也都有了保障。现如今,查罕诺村民均能享受到由村委会提供的电费补贴、养老补贴以及自来水免费、闭路电视免费等福利,充分享受全方位的发展回馈。通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发展,如今旅游已成为查罕诺村的一块金字招牌,2019年、2020年,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二.“新农村”发展路径的探究
(一)查罕诺村和扎龙村基本情况
据当地村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查罕诺村还是一个“空壳村”,是当年全乡出名的“三靠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外出务工、兴办企业、发展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建成了“宜居、宜游、宜业”的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AAA景区”。同时,村子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步建成了以绿色水稻种植、休闲度假旅游为支柱的村集体经济模式,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在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帮扶正确领导下,建设以查罕诺村为典型的新乡村,实现以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从单兵作战,各自为政,转变为由村集体和村民组建旅游公司,整体打包推向市场,以此积极发展旅游,振兴经济,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查罕诺村的发展正是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保护区内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有400多只。然而几十年前,这片土地却是另一番景象,村子没有通电,出去常要常靠撑船,到有路的地方,要花3个多小时,“人鸟争地”“人鸟争地”的矛盾凸显。如何让这片人与鹤共同生存的家园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扎龙面临的难题。扎龙村按照“农民围着旅游转,农村围着旅游变,农业围着旅游干”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努力打造“湿地公园、旅游胜地”形象标志,以优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将扎龙保护区把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相结合,建立丹顶鹤物种基因库,扩大丹顶鹤的野生种群数量,打造扎龙自然保护区,使旅游观光和生态保护紧密相连,为扎龙村的乡亲们带来了富足美好的新生活。重新焕发生机的扎龙村无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
(二)“新农村”成功发展的借鉴之处
查罕诺村和扎龙村重点发展农旅融合型产业,从农业发展之初就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将农业与旅游、观光、采摘相结合,通过宣传和引导,严格控制农业农药和化肥的投入量,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山青、水绿、天蓝的目标。有效整合农业产业资源,深入挖掘查罕诺村和扎龙村休闲农业的独特价值,不断提升基层设施建设和项目功能拓展,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需求,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和农事节庆等模式,新颖性、趣味性、体验性进一步增强,增收贡献显著提高。以打造“旅游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宜居宜业宜游的北方特色旅游区”为目的,从村域内大项目优势,人文资源、特色农产品等要素出发,提炼“一村一品”形成各村特色;通过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共同富裕”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湿地生态+度假休闲”旅游系列产品,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交融。同时依靠农旅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实施,依靠独特区位优势,着力开拓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知名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发挥龙头企业、旅行社、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民就业300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2年申报了市级休闲农业产业园区,计划打造以扎龙镇为核心的铁锋休闲农业产业园,全面带动辖区农村经济发展。
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启示
创新招商平台,构建长效、可持续的创新驱动招商机制。把服务作为招商引资第一要义,突出精细化服务,通过“三情”服务提升全镇招商服务感召力。营造留得住的安心环境,提供“一对一贴身式”和“保姆式”服务。同时,按照《铁锋区促进产业项目发展扶持办法》,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深入实施“承诺制、零审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一是落实用地政策,强化用地保障。根据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在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乡村旅游用地指标。实行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对乡村旅游涉及建设性餐饮、住宿用地,尝试调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乡村旅游开发,解决乡村旅游设施用地难问题。二是逐步加大投入,健全乡村旅游投融资机制。建立稳定财政投入机制,有效整合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环境整治等涉农资金,建立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池,重点支持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生态环保的乡村旅游项目,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环境治理。
四.总结
齐齐哈尔市查罕诺村和扎龙村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共同富裕”的旅游发展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内的“新农村”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青年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路径研究,希望能更好地推广新农村模式的发展,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
本文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2023年校级指导项目“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发展路径研究—以查罕诺村和扎龙村为例”(项目编号20233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