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但目前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程思政教学发展不平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待提高、课程思政资源不健全,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积极展开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将思政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临床医学;课程思政;高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政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针对医学类专业课程特别指出,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如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夯实理论、熟练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政教育,是临床医学专业授课教师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不匹配
课程思政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由于医学行业的特殊性,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大部分围绕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问题。[2]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临床课程,而思政课仅仅是公共课程的一部分,且大多开课于第一学年,后续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也忽视了思政教育,即使有教师将思想教育、医学伦理和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但未联系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未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这是学生医德医风缺失的重要因素[3]。思政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长期割裂,未能做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生的医学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建设成效不佳。
(二)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具有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主要承担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并非医学专业出身,缺乏医学专业背景,在授课过程中,很难与专业性非常强的医学知识相结合。反观医学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临床工作经验法丰富,医德医风良好,但却缺乏思政育人的知识和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问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热情和投入,即便有思政意识,但由于缺乏思政教育背景,没有现成的思政资源可以利用,自我发掘的思政点质量不高,思政点与医学知识的契合度较差,思政教育效果不佳,这使得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可用的课程思政资源相对缺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职院校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可用的课程思政资源相对缺乏,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课程思政资源的缺乏表现在思政素材缺乏以及配套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没有融入思政元素。目前,许多院校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医德医风等思政方面的深入挖掘和融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无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制约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四)课程思政评价困难
首先,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难以确定。由于课程思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政元素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此外,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这也增加了评价的难度。其次,课程思政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往往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最后,课程思政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目前,课程思政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进行,而学生、家长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较低。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促进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一)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完善顶层设计是推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的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对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可以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领。其次,我们需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思政教育的需求,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推进小组,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以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最后,我们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总之,完善顶层设计是推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结合专业特点,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关系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树立起全员育人的基本理念,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水平,让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能积极主动的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组织专业课教师认真研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代表的政策文件和专著,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方法;通过外派学习或请专家指导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发挥本校思政教育优势,积极与思政课教师展开合作,相互交流、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思政元素,探讨思政新方向。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教学理念先进、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课程思政团队,为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三)建设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编制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指南,依据指南建设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将思政资源数字化,继而撰写课程思政教案,制作课程思政课件、视频、题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
将爱国主义情怀、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德医风、科学创新精神、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融入课程中,分发挥专业核心课的优势,挖掘课程思政的素材,以专业教育、思想政治和综合素养的三位一体为授课目标,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勇于奉献、精医尚德、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临床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重属性[4],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科学精神的思政案例,使其能够用严谨、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学习,培养“善于钻研、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奋进”的科学研究精神。
针对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和法律法规问题,我们收集医学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加强伦理、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以确保临床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责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确保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 号)中要求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我们需要的是具备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医学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能够应对复杂的医学问题。因此,在编撰课程思政案例库时,注重收集有关创新的思政案例。
(四)建立多样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通过建设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对教学内容实现动态调整,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为评价提供依据。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的效果可由课程内的表现积极性进行评价及反思。推进课程思政后,最直接的表现应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向好转变。在思政案例的激励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该意识到专业的神圣感与使命感,从而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风貌,进而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有所脾益[5]。
2.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鼓励社会、行业、学生、家长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促进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3.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运用能力的考核评价。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运用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鼓励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中。
总之,建立多样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和教师的课程思政运用能力,可以鼓励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中,真正把思政教育落在实处。
三、结语
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引下,探索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新路径,立足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资源库,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意识,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在传授精湛医术的同时,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新教育,2020(19):32.
[2]高明.“课程思政”理念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04):92-96.
[3]杨留才,陈根林,常欣峰等.党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7):22-25.
[4]刘玉博,王亚丽.高职院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02):188-190.
[5]高鑫,曹汝,潘敏. 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推进路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6):238-241.
作者简介:谭鹏(1982-),男,硕士,副教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庄园(1984-),女,硕士,副教授,基础医学部书记,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和医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XJJG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