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不及防,早防早治,远离卒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1

“卒”不及防,早防早治,远离卒中

宋智

古蔺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泸州 646500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该病所具有的致死率、致残率特征较为明显,对患者生命安全会形成极大威胁。与此同时,脑卒中往往起病突然,患者救治越晚,治疗预后效果越差,所以对于脑卒中,应坚定防大于治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该病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危害性。本文将对脑卒中相关基础防治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让广大社会民众养成良好的脑卒中预防意识。

1脑卒中的特点及危害

脑卒中也叫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范畴,该病主要是因人体脑部血管出现破裂或者脑部血管出现阻塞,脑内血液无法正常循环所致,一般临床上主要将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该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也是目前公认的一种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需要明确的是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一般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也会越好。除此之外,影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相对较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酒精摄入、饮食不节制、肥胖、长时间不运动、情绪波动大等,都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3脑卒中风险评定标准

现阶段我国卫健委对脑卒中防治已经出台了一套相对系统的风险评定标准,在针对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以及干预后,总结出脑卒中“8+2”风险评分。其中“8”主要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心房颤动、超重、糖尿病、长期不运动、脑卒中家族史,这8项属于脑卒中主要风险因素;“2”则主要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有暂时出现脑缺血人群。其中只要具备上述3个或以上风险因素,或者过去发生过脑卒中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应尽快联系医院医生,做好脑卒中预防。而具备上述3个以内风险因素,且自身患有慢性疾病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类患者则属于脑卒中中危人群。少于上述3个风险因素,且自身没有慢性疾病群体,则属于脑卒中低危人群。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高危脑卒中人群,平时生活工作期间,必须谨遵医嘱行事,定期检查,尤其高危人群要格外关注自身机体情况,做好血压管理,这都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有力举措。

4预防脑卒中的措施

脑卒中的预防重在生活护理,比如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除烟酒,保持情绪平稳,广大社会民众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时开展脑卒中风险因素筛查,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原则,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像在饮食方面,坚持口味清淡、营养均衡,忌暴饮暴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不断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平时不要久坐,远离烟酒,不可过度劳累,关注气温变化并做好针对性的防寒保暖工作,学会自我调节,确保心态平和,在此基础上,定时进行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医治,切忌拖延,这都是预防脑卒中的必要举措。除此之外,对于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群体而言,更要注意,在生活中,像高血压患者要时刻关注自身血压,科学合理服用降压药物;高血脂患者必须时刻关注自身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情况,坚持使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必须实时监测控制自身血糖水平;房颤或其他相关心脏疾病患者,做好病情护理。以此方能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5科学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虽然起病突然,但该病在发作前往往有一些征兆,现阶段我国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针对脑卒中的“120”识别口诀,通过这个口诀便可帮助民众快速识别脑卒中。其中“1”是指1张不对称的脸;“2”是指患者两只手臂单侧无力;“0”是指聆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一般患者有面部麻木、瘫痪、口角歪斜,或者单侧肢无力,语义不明、说话含糊不清;便要警惕,这很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必须尽快拨打120,或者将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6脑卒中发病后的急救方法

脑卒中发病后,必须坚定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若患者症状明显,已经失去自理能力,家属及周边人员便要第一时间拨打120,联系医院,说明具体位置、患者症状,并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姿势,让患者仰卧,头部适度垫高,偏向一侧,迅速清除患者口腔异物,使之呼吸能够保持通畅,在此基础上,寻找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垫入患者牙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若发现患者有发热征象,可通过湿毛巾冷敷其头部,尽量减少患者脑部出血,然后耐心等待救护车救援。

结束语

总之,脑卒中虽然对人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危害较大,发病也比较突然,但该病是可防可治的,广大社会民众只要生活中做好针对性的预防,便可有效远离脑卒中侵扰,而对于发病患者,也要坚定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切忌拖延,才能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