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农村中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上虞区谢塘镇中心幼儿园   谢连英

【摘要】陈鹤琴说过:“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本文以《指南》为依托,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培养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为目的,提出“让文明礼仪意识植入孩子心田”、“多途径转变家长观念”、“家园合力,促使习惯成自然”等策略,促使文明礼仪“天使”巧养成,让孩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同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习惯成自然”。

【关键词】中班幼儿    文明礼仪    行为习惯     成因     策略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课题。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以后的生存之本。”而且,中班时期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导致很多孩子存在着不良文明行为习惯现象。

一、前奏篇----造成中班幼儿不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成因

为改变现状,发放问卷调查表,找到幼儿不良文明礼仪行为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孩子缺乏文明礼仪的意识。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是儿童养成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但幼儿的表现往往不如人意,孩子得到他人帮助时不会主动说“谢谢”;打扰了他人不会主动说“对不起”等。

原因二:家长教育观念偏离,重学习,轻习惯培养。农村的幼儿园里,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人生的第一条起跑线上”,在育儿方式上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忽视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原因三:家园合作不一致。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或回到家后的表现,会有一个大改变,把在幼儿园里表现出的良好的礼仪行为都抛之脑后。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

二、行动篇----培养中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具体策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能力,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呢?经过实践研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文明礼仪意识植入孩子心田

1.提文明礼仪意识,播文明礼仪之种

中班幼儿是非观念比较模糊,但可塑性大,可采用一些直观方式亲身体验来改变孩子观念,我们用相机拍摄下孩子们出现不良文明礼仪行为时的视频片段,让孩子们在餐前进行观看,提高孩子文明礼仪意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班孩子处于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将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要求与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走廊、楼道和各种设施旁边等,希望通过幼儿园环境隐性提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如:楼梯上的小脚印标记,用来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舆洗室里的洗手示意图,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方式。。。。。。

2.树是非对错观念,开文明礼仪之花

幼儿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基本渠道是在日常生活及特定活动中培养的。因此,我们把幼儿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晨间活动播放与文明行为习惯相关的儿歌和歌曲;餐后散步时带领孩子们做个“环保小卫士”等。

3.巧用策略促养成,结文明礼仪之果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我们采用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等来吸引孩子,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把学到的歌曲在大舞台上进行礼仪表演。如:歌表演《文明礼貌歌》、《对不起,没关系》、《刷牙歌》等,让孩子们以歌表演的形式演绎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仪常识。

在礼仪教育中不仅要让幼儿知其然,更要让其知其所以然,让内在“诱惑”引导幼儿自然自主的行为表现。为了诱发孩子的自主性,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文明餐桌行动”、“礼仪故事比赛”、“文明礼仪宝宝秀”、“好习惯伴我行----歌谣比赛”等。每日来评选“礼仪之星”,如:问候礼仪之星、午睡礼仪之星、学本领礼仪之星等,并将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幼儿名单张贴在教室外醒目的地方。

(二) 多途径转变家长观念

中班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与他人交谈时,家长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话语,同时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说脏话、粗话等,这样,孩子在不经意间就耳濡目染了,真正发挥家长的示范、榜样的作用。

(三)家园合力,促使习惯成自然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幼儿园形成的好习惯,往往回到家又完全改变了,从本质来讲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班级工作中来,让家长通过自身的体验,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探讨遇到的问题,双方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告诉对方,对孩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开放式交流。

利用班级QQ群、家长沙龙、家长会、育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们传授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让家长们了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知道可以根据孩子目前文明行为的表现情况,采取何种教育方法才是更适合、更有效。

三、成效篇----中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初见成效

实践中发现,在幼儿园、家庭合力中,激发了孩子坚持的兴趣;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增强了幼儿文明行为的主动性;在各式各样竞赛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文明礼仪行为带来的乐趣。我们还发现父辈、祖辈,教养观念有了很大改变,纷纷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重视自身榜样,明确言传身教的利弊,更掌握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多种方法。

总之,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应遵循小步递进原则来实施的。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更适合、更有效策略和方法,用好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版;

【2】林格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界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3】季诚钧主编,《家庭教育学》,南方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4】孙云晓  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201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