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撤离呼吸机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 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 128 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性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各为 43 人。B 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A 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 组护理效果优于B 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医学科撤离呼吸机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撤离呼吸机;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重,部分患者伴有呼吸衰竭症状,需采用呼吸机辅助进行呼吸,可有效减轻呼吸衰竭症状,改善肺水肿。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或术中支持患者在抢救时均需用到机械通气操作法,通过呼吸机协助患者以促进肺功能的改善,以保证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过渡,因此机械通气可以为临床治疗创造条件。但呼吸机的支持并不能消除患者的呼吸障碍,当患者各项指征符合条件时应遵医嘱撤掉呼吸机,防止因机械通气给患者带来相关并发症。决定呼吸机能否成功撤离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原发疾病和自主呼吸被替代的时间,多数患者能够顺利撤除呼吸机,但仍有少数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产生依赖而无法在停用后正常呼吸。此外,撤离呼吸机可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并提升抢救效果。因此,应正确撤离呼吸机并采用合适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顺利撤离呼吸机,减少不良症状,减轻损伤。本文选取 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 128 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结果,现作以下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 128 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各为 43 人。其中 A 组男性 26 人,女性 17 人,年龄 36 ~ 72岁,平均年龄(48.63±6.32)岁,体重 46 ~ 74k g,平均体重(67.37±6.48)k g;B 组男性 27 人,女性 16 人,年龄 37 ~68 岁,平均年龄(46.72±7.83)岁,体重 47 ~ 76k g,平均体重(68.36±6.83)k g,两组在基本数据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P>0.05)。
2、方法。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B 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A 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逐渐改变呼吸方式,减轻依赖感,若停用期间无异常情况,可逐渐增加停用时间,直至可自主进行有效呼吸,并撤离呼吸机。与此同时,取半卧位,彻底清除气管分泌物,并抽出气囊内气体,而后于患者呼吸气末时快速将气管导管拔出,动作应轻柔,并加压进行给氧。此外,因长期使用呼吸机,造成部分患者易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抗拒撤离呼吸机。因此,应主动进行沟通及交流,并适当进行心理护理,防止造成误解,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以良好心态配合撤离呼吸机,提升撤离呼吸机效果。与此同时,向其讲解正确呼吸方法,指导进行有效呼吸,若脱离呼吸机无法进行呼吸,可暂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可减轻不良症状,从而顺利撤离呼吸机。此外,大多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造成营养不足,撤离呼吸机后易产生多种不良症状,造成缺氧,从而导致撤离呼吸机失败。因此,应进行健康饮食指导,纠正负氮平衡,加强肠外营养,保障营养充足,若情况允许,可进行肠内营养,从而有效改善营养不良。
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后护理情况,经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两组均产生多种不良症状,造成撤离呼吸机失败,应评估造成撤离呼吸机失败不良因素,并尽量避免不良因素所造成干扰,将两组撤离呼吸机效果进行对比。
4、统计学处理。对采集数据使用 S P S S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率(%)表示计数数据,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P <0.05 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一定意义。
二、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情况,A 组撤离呼吸机成功率较高,而失败较少,相较于 B 组,A 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见表。
三、讨论
呼吸机是临床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方式,而人工气道是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单一,只能满足患者基础护理需求,对实际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无法进行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及医疗设备的完善,医者借助人工方法或机械通气方法替代和控制病患呼吸,进而增加通气量,改变病患就诊中存在的呼吸障碍问题,维持体内供氧平衡,呼吸机作为临床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医疗设备,其应用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患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但就当前呼吸机应用现状而言仍存在较多问题,及时脱机及撤机护理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以往医者多根据脱机和拔管指标指导撤机,但脱机正确率仅为 52% ,加之忽视撤机护理,不仅影响撤机成功率及病患主观感受,且易增加不良事件,降低撤机质量。
临床符合脱机指征的患者均需从改变呼吸模式开始,由容控、压控过渡至容控 SMV,同时降低呼吸频率至8次 /min。若患者出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过度或压力支持通气过度,可尝试撤机;若患者可自主呼吸且每分钟呼吸频率>10 次,潮气量>5mL /kg,可选择撤机;然而部分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由于害怕疼痛不敢呼吸而导致的潮气量没能达到撤机要求,但为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遵医嘱对其进行强行撤机。白天医务人员多便于抢救,因此试脱机一般在白天进行。脱机要在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保证床单位清洁、干燥,患者情绪稳定,口鼻腔清洁湿润且卧位舒适,同时吸氧流量调为3~5L /min。脱机时患者半坐卧位,拔管前需清除气道分泌物,抽出气囊内气体后,在患者深吸气末沿气道自然弯曲度轻柔且迅速地拔出气管导管,立即面罩加压给氧,观察患者情况平稳后,逐渐降低氧流量。试脱机成功后每日白天停机2~5次,每次30min,此后将每次停机时间延长到1~2h,直至连续两个白天患者能自主呼吸且无不适,可考虑夜间停机。医护人员夜间停机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常规备急救器材及药品。需注意停机时气囊放气可能对气管产生刺激而引起咳嗽,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并及时进行吸痰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试脱机的过程当中要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刺激以保证脱机的顺利进行。
临床多将呼吸机用于麻醉、手术、抢救及多种不良因素所造成的呼吸衰竭,可起到较好疗效,提升抢救效果。与此同时,造成撤离呼吸机较为困难的不良因素较多,因此,应做好撤离呼吸机护理工作,并尽量减少不良因素所造成干扰,可保障顺利撤离呼吸机,且不造成损伤。此外,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大多经由管道进食,易造成营养不良,导致多种不良症状,无法撤离呼吸机,因此,应保障营养充足,纠正负氮平衡,可减轻营养不良症状。此外,部分使用呼吸机患者易产生依赖心理,造成撤离呼吸机难度加大,应耐心进行讲解,并适当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撤离呼吸机信心。此外,应适当进行雾化,可有效稀释痰液,减少不良症状,效果较好。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 组护理效果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说明采用综合护理对 ICU 撤离呼吸机患者进行护理可起到较好干预效果。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医学科需撤离呼吸机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呼吸机撤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敏,王京陨.老年呼吸衰竭病人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12.
[2]陈伟敏,付丽娟,何萍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06.
[3] 娄彦玲,吕绍平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 西部医学,2020,0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