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肿瘤科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晚期胃癌的患者36例,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抑制剂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后,乙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甲组患者,该类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晚期胃癌;临床效果
引言:
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和扩散。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极大地提高了癌症病人的生存率。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显著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密度和血流灌注,从而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作用[1]。根据IMbrave150及ORIENT-32两个临床试验结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中,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基于此,本研选取部分胃癌患者展开治疗观察,观察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三线治疗晚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晚期胃癌的患者36例。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经病理检查患者确诊为晚期胃癌;不适合手术治疗者;患者肝功能评分为A/B级;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有凝血障碍或消化道病史;患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往接受过化疗或免疫治疗;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患有干性脑病病史;患者中途退出研究。
1.2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部分患者仍需接受化疗。采用的多是含有铂类药物的双重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在化疗期间,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进行剂量调整。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营养支持、止吐等。
乙组患者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方案: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200mg次,每3周静脉给药1次;贝伐单抗 (Bevacizumab,罗氏集团或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7.5mg-15mg/kg,每 3 周静脉给药1次。每次用药之前,都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并且在两个周期复查,评估其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的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稳定 | 进展 | 总缓解率 |
甲组 | 18 | 3 | 5 | 4 | 6 | 8 |
乙组 | 18 | 7 | 5 | 4 | 2 | 12 |
T | - | 3.052 | 4.089 | 2.652 | 9.552 | 10.524 |
P | - | 0.002 | 0.011 | 0.014 | 0.035 | 0.002 |
2.2两组患者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贫血 | 发热 | 肝功能异常 | 食欲减退 | 消化道出血 |
甲组 | 18 | 1(5.56) | 2(11.11) | 2(11.11) | 2(11.11) | 1(5.56) |
乙组 | 18 | 1(5.56) | 1(5.56) | 0(0.00) | 0(0.00) | 0(0.00) |
T | - | 8.124 | 1.052 | 9.524 | 1.063 | 7.821 |
P | - | 0.002 | 0.013 | 0.038 | 0.009 | 0.016 |
三、结论
在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呈上升趋势发展。尽管我国胃癌的总体治疗水平较高,但仍有许多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目前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2]。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差,中位生存期(mOS)为7~12个月。因此,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晚期胃癌一线及二线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
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化疗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且多数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手术切除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胃癌解剖位置深且淋巴结转移范围广,使得手术切除难度较大[3]。随着新辅助/辅助化疗的应用及术后辅助放疗的开展,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但由于术后复发率高达30%~50%,使得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较短。因此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应尽早实施有效的治疗。本研究结果对于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选择和最佳联合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三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已开展了多项,其研究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该种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总缓解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线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金瑶,翁一鸣,魏家燕,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肿瘤学杂志, 2021, 27(9):6.
[2] 抗癌协会骨肿瘤与骨转移癌专业委员会.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肉瘤药物安全管理共识[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3.
[3] 李慧,顾大勇,方瑛,等.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在抗PD-1免疫治疗失败晚期食管鳞癌中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2, 2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