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要:本文从当前职业教育良好发展背景下,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现状,确定了中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目标,再进一步分析双师教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
一、政策背景
中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育行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发展的希望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基本劳动者和一般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合格生源,要求中职教师不仅应具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而且还需具备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各种素质,这就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在教学模式方面要求是: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与资格并重,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融通,而实现这些要求没有一支过硬的双师队伍是做不到的。
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现状
1.“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日趋扩大,一些问题也很突出:
(1)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2)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过于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往往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高;
(3)企业实践少不深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偏少;
(4)专业学科带头和专业骨干教师人对整个专业引领本领不充分;
(5)师资来源问题突出,绝大部分来源于普教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这些教师受过较好的师范教育,重理轻技,急需更新知识结构,熟悉专业教学的企业生产实践情况。
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历史问题。以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不多,教师自身动手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使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2)相关政策不配套。一是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的限制,教师参加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评审比较困难,一般难于取得相应任职资格。二是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中很多与实际能力有差别。虽然有些利好政策,但亟需落地。
(3)重使用轻培养。由于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较多,大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正常上课期间派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比较困难,参加其它相关培训也是如此。
(4)职称评定政策不配套。现行职称评聘没有对双师教师有硬性的界定,不能反映中等职业教育特点,不利于教师对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的系统梳理与熟练掌握。
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利好条件,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学生上课的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老师个体而言,既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专业教师,学校教师整体而言,整体上具备“双师”能力,即在“理论型”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和“技能型”教师(双师,精通理论且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的结构上具有良好比例。
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目标:
(1)分析了解目前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经验、问题。
(2)探索双师教师的成长规律,并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逐步构建起促进双师教师人才成长的培养、培训和考核管理机制,多层次和多形式打造教师队伍。
(3)探索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理论、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内容的方法。
四、双师教师培养的策略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成长发展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人才培养是学校与教师的双赢。作为新时代下的中职教师,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培养教师积极主动的心态,积极主动的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立德树人,行为示范,做好教师礼仪修养和基本规范,加强沟通合作、关注细节和不断更新自己,多学习多反思,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树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
针对目前我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总量及质量不平衡的问题,“双师素质”教师人才培养应从普及与提高两方面入手。双师能力偏低的教师应注重双师能力的普及,普及指的是针对学校全体教师的培养。学校创造条件让所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如加强校企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线进行专业性实践。通过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对口实践制度,在提升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为非“双师素质”教师取得
“双师素质”教师资格打下了良好基础。双师能力较高的教师应侧重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引领作用,为企业解决产生问题、培训员工及普及教师方面能力的提升。学校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不能只重视发展“双师素质”教师的绝对数量,更加注重对“双师素质”教师质量的培养。
3.营造教师们成长为双师教师的良好氛围
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方向,积极打造教师有熟练技能才有为有位的专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实践的优秀教师为榜样,不遗余力的加大对他们的宣传,鼓励专业教师真刀实枪的顶岗生产,形成企业实践案例。鼓励参加技能大赛,学习本专业前沿的技能方向,学习的成果惠及所有教师和学生,形成技能竞赛的持续竞争力。
4.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全员、立体化、多层次培训力度,以增强其有效性。如我校近几年来实行的专业师资培训的做法:一是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骨干教师分级考核轮训;二是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充分发挥利用学校资源这个平台;三是选派年轻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顶岗锻炼”参与实际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5.加强产、学、研结合,强调教师的再定位,以此整合中职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发动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都必须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销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场面的新科技、新工艺;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把自己当作学徒,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员请教,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有质量要求。
6.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应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考核、评职、聘任等相结合的机制,要从政策层面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切身利益,稳定中职教师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要通过选拔“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创“名专业教师”工程,将责任激励、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在专业发展和专业教学教研上,努力攀登,不懈追求,踏上新台阶。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认真研究“双师素质”教师成长有科学规律,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上下一心,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培养更多的名符其实的“双师素质”教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梦卿,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08):79-84.
[2]金星霖.中职教师“双师型”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双师”教学能力群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理论基础[J].职业教育研究.2020(1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