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策合一”,规避“七大误区”,提高“孩子内驱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践行“五策合一”,规避“七大误区”,提高“孩子内驱力”

周奕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什么是内驱力?内驱力有哪些重要意义?是老师及家长们日常关注且持续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而如何提高孩子内驱力?也是家园均想努力实现的美好愿景之一。遂本文将从:明确内驱力的定义与分类、理解内驱力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内驱力的方法与路径、关于内驱力的学习与实践等进行剖析,力求通过“五策合一”,规避“七大误区”,提高“孩子内驱力”。

关键词:内驱力理论;五策合一;七大误区;提高内驱力

正文:

一、明确内驱力的定义与分类

(一)内驱力的定义

百度释义: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本文重点指向孩子的内驱力,即:孩子自身内在的动力和动机,包括对自我认同的需求、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求、对成长和发展的追求等。

(二)内驱力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把学习动机分为三种:认知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认知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存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3.附属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简而言之: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分别以:求知、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赞许认可为需要。成就动机的这三种内驱力成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学生中比重各不相同,也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二、理解内驱力的作用与意义

内驱力名称

内驱力需要

内驱力作用

认知内驱力

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

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性

自我提高内驱力

实现自我价值

自尊心、好胜心、荣誉感

附属内驱力

得到赞许认可为

表扬认可、奖励赞赏

(一)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内驱力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助于孩子更加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其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二)有利于幼儿的持续发展

内在的动力和动机,可以推动孩子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等,这种动力是由孩子自己内心产生和维持的,能带来更深刻、更有意义、更持久的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幼儿的独立发展

内驱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力量,它能够使孩子保持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和自我领导,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奖励、惩罚或者控制来进行学习和行为的调节。

三、提高内驱力的方法与路径

在学习了解内驱力的定义、分类、作用的基础上,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一)注重兴趣生发

1.创设学习情境

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每一刻,努力做到:倾听尊重孩子的心声;支持肯定孩子的创造;并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孩子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2.鼓励好奇好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尽己所能地守护与回应孩子的好奇好问,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孩子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二)给予独立空间

 1.营造环境氛围

纵观教育课程理念,不难发现:孩子的多元发展是在做事中一步步积累的。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宽松的环境,营造温馨、愉悦、自主的氛围,给与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并鼓励孩子坚持做好:自己喜欢做的、能够做的、应该做的事。

2.尊重自主选择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需要父母和老师注重孩子的内在需求,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为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激励机制提供积极的条件和环境。

(三)鼓励实践探索

1.注重情感链接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及发展需要,给与孩子适时且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与此同时,关注其发展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尽可能地拓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与时间,避免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情感。

2.提高自我管理

通过萌发兴趣、树立目标、潜心实践、丰富体验、反思成长等路径,增强孩子自信心、自主性、自律性等,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倡导孩子乐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肯定成功体验

1.建立目标意识

通过归功表扬法、目标奖励法、荣耀激励法、潜能引导法、榜样影响法等,帮助孩子逐步确立目标、学习多元技能、寻求新鲜挑战、接受良性反馈、形成自律意识、保持积极心态等。

2.坚持正面教育

积极的态度是内驱力充足的最佳表现。心理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智力、记忆力、判断力、思考能力等。努力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及相处氛围,肯定和接纳孩子的体验感受与表达方式,让她们在每一件日常事或每一个小成功中收获自信。

(五)丰富激励方式

1.避免无效表扬

鼓励不等于表扬,在倡导鼓励的基础上,也要扭转“一味表扬、无效表扬”的不良评价状态。成人在反馈“你真棒!你真行!”之余,更要增进:描述式鼓励、启发式鼓励、感谢式鼓励、赋能式鼓励等方法的运用,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备受鼓舞的原因及成效。

2.双向探讨奖励

激励是一种能促使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可以采用多元的激励方式,如:语言激励、行为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通过与孩子双向探讨,让评价激励伴随整个活动自然而然地发生。

四、关于内驱力的学习与实践

在学习内驱力理念,践行内驱力策略时,我们更需最大程度地避免七大误区:(一)忽视对孩子身心需要的积极满足;(二)忽视对孩子学习感受的理解认同;(三)对孩子学习行为的错误表扬;(四)对孩子学习发展提出过高要求;(五):对孩子学习成效采用外部奖励;(六)对孩子学习结果采用消极归因;(七)对孩子日常活动进行心理控制。践行“五大策略”,规避“七大误区”,提高“孩子内驱力”,更在日常点滴,愿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