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语文课程,致力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正确认识语文课程,致力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

田林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中小学教研室   635000

在独设国文(1903年)、小学改为国语(1929年)、国文和国语合改称语文(1950年)的发展历程中,语文课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就是语文课程最主要的特征,体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对如何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回答语文是什么的问题

    1、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最早语文。原始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靠简单的手势、声音、表情交流。                           

2、普通语言文字的语文。周朝之前汉语的具体形式无法考究。周朝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是《诗经》的语言即雅言。文字目前见到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但不能说是汉族文字。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称秦代以前的文字或秦代的文字为汉字,是后人根据约定俗成的惯例加上去。随着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出现逐渐形成语文系统。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在汉语言和汉字的学习运用中推进中华文明。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分为语言文字和语文课程两部分。语言文字在2011年版和2015年版课标的前言部分表述为“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句指语言文字与社会的关系,后句指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王尚文先生认为:其他课程学的是言语内容,即教材“说了什么”,而语文课不仅要学习言语的内容,还要学习言语的形式,即“怎么说的”。叶圣陶认为语文的本质是语言。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合称语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文。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古代的雅言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对于现在的普通话。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分水岭。秦始皇实施“书同文”统一了中国汉字。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中国文学“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汉字超越了民族界限,成为中华文化之根。2000年10月修订的语言文字法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将语文定位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推动构建文化认同坚持文化自信。

二、课程性质本体追问回答语文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认识的突破。以课程性质争论来探索课程何以存在的本体论。语文单设国文科前后,主观臆断争论不休,语文课程本体问题没有解决。1898年后胡适提出工具。1924年叶圣陶发文表明工具说已种植。1956年大纲明确工具又有思想教育。1959-1961年讨论语文“文道关系”,1963年大纲提出基本工具。1978年大纲提出基础工具,1987年和1992年大纲提出工具性和思想性。1987年陈钟梁发文后引发人文派与工具派之争。2000年大纲提出交际工具、人类文化,2001年版课标把大纲改为课标,把思想性改为人文性。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百年探索都离不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形成共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有利核心素养发展。                                                                                                                                                                                                                                                                                                                                                                                                                                                                                                                                                                                                                                                                                                                                                                                                                                                                                                                                                                                                                                                                                                                                                                                                                                                                                                                                                                                                                                                                                                                                                                                                                                                                                                                                                                                                                                                                                                                                                                                                                                                                                                                                                                     2、课程性质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跃迁。整合、变革等方式实现综合,是课程基本追求。为改变学科本位实践即真知,课程专业实践是课程本质属性。2011年版课标在前言部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表述体现了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课标又明确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特别补充“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在积极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能力受到精神熏陶。2022年版课标指出,发展思维能力、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这点明了综合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全体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语文课程的发展价值回答语文什么作用的问题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中国文学“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理,解四民常用之词语”。这描述看出价值取向。语文随社会需求而发展。2001年版课标功能定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两个基础和奠基作用决定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2011年版课标功能定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2001年版课标比,在前言部分补充“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增加为三个基础和奠基作用决定重要地位。2022年版课标功能定位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个基础”有所补充完善和奠基作用决定重要地位。2022年版课标又指出“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聚焦核心素养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促进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