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更加充实,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河道污染问题也更为严重,河道周边住户、商户的排污,河道清淤不及时,河坝年久失修及水质问题是河道受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面对和治理河道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遵循可持续发展规律,找出当前河道治理依旧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建立相应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及对策,为今后政府部门乡村河道治理建设过程当中提供可行性建议。同时研究河道生态治理问题的对策对实现生态宜居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改善对策;乡村振兴;质量意识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iver ec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U Li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material lives have become more fulfill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iver pollution problem has also become more serious, the disrepair of the dam and the problem of water quality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polluted river course.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ow to face and harness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of river course is gradually prominent, follow the la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river course harnes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the process of river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iver ecological harness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ecological habitability.
Key words: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rural revitalization; quality awareness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资源分布广,人口基数大。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体,在中国具有战略性地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影响,使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也因此中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中国经济也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9.1万亿元,粮食产量 1.33万亿斤,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3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了百分之六十的历史大关,但与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开采过度以及水资源的污染[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 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强调“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 理念,并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大生态系 统保护力度。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保护草原、 森林、河流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3-5]。
2 乡村河道生态治理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河道生态和经济发展共存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河道周边商户及农民的收益提高,也加快了河道污染程度。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乡村河道积淤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城市郊区,部分河坝年久失修,如表1所示。
表1 乡村河道的现存主要问题
河道现存问题 | 乡村河道积淤严重,影响河道泄洪 | 河坝年久失修,有坍塌危险,无人管理 | 河流接近干旱,污染较为严重 | 河道周边随意改造,破坏严重 | 以上情况都存在 | 总计 |
人数 | 12 | 5 | 19 | 15 | 69 | 120 |
占比(%) | 10.0 | 4.17 | 15.83 | 12.5 | 57.5 | 100 |
从表1可见,57.5%的人认为目前乡村河道存在河道积淤严重,影响河道泄洪,河坝年久失修,有坍塌危险,无人管理,河流接近干旱,污染较为严重,河道周边随意改造,破坏严重等现象。目前乡村河道生态治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河道生态治理主体结构过于简单,突出表现在政府主导作用缺乏,社会主体参与不全面两个方面。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企业属于被动的治理主体,如何设立激励政策去激励企业与基层政府共同做好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成为了这项工作的治理难题。居民及其他基层组织参与热情也就不高,这一点通过调查也不难发现。社会资本出资,企业参与河道治理工作的仅占1.2%,81.3%的河道生态治理有政府出资。治理的主体和资金主要来源政府,如表2所示。
表2 乡村河道生态治理出资问题
乡村河道生态治理出资问题 | 占比(%) |
当地政府出资,倡导河道治理工作 | 81.3 |
当地居民筹款,政府出资配合,共同治理河道生态工作 | 13.6 |
社会资本出资,企业参与河道生态治理工作 | 1.2 |
与个人或企业无关 | 3.9 |
合计 | 100 |
二是缺少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一情况多是由于相关监管部门的信息公开途径少、不全面,相关部门监管较为被动。基本处于“无举报无治理”被动监管状态,也侧面说明了相关部门主动监督存在着缺乏长效性的问题。近年来的有关河道治理的工作均无居民的参与,所以在河道治理的行动都是自上而下,逐级被动推动和实施的,治理周期过长的同时,不少企业还会出现钻空子 去规避违规排污问题的现象;另一方面,河道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相对较高,而治理想要得到一定的效果也需要时间去见证;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在污染上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更在乎当地经济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出现了 “睁一只 眼闭一只眼”的状况,充当起部分排污企业保护伞的角色。
三是缺乏各部门联动工作能力,相关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河道治理过程中有水污染问题出现时,容易出现两头监管或是两不管的现象,使得部门只会相互推脱。
四是乡村河道治理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河道的生态治理就属于公共事业,政府财政拨款以及排污企业缴纳的罚款成为了其主要资金来源,但这对于河道生态治理要解决的诸多问题来说力不从心。
五是河道治理观念相对落后。相关领导缺乏长远意识和整体意识,在乡村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理清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交织关系,按照提升农民素质,减少农业污染,建设生态农村的思路,利用区域特色及生态环境优势,共同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3 河道生态治理措施的改善对策分析
3.1 乡村河道的生态治理需多元化发展
首先,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生态环境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公共物品,每个人或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担负保护环境及河道生态的责任。大部分企业的生产事故是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和思想松懈造成的,最终导致河道生态污染事件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制度,持证上岗并对流程进行规范操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治污排污管理,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安全,以此发挥企业主体在河道生态治理的作用。其次,要大力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做好河道生态治理的工作时,单靠政府和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 导、激励乡镇居民和社会组织踊跃的参与到其中去,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形式各样的生态保护活动,对各个群体进行普及教育,以此来营造更好地河道生态保护氛围。最后,经济激励居民主动参与河道生态治理。针对河道两侧的农民来说,除了要限制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还要发挥农民在河道生态治理当中的作用,实行就近分段承包,要制定相应的罚款和奖励机制。
3.2 多途径监督加强河道治理合力
在乡村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探索司法监督途径。可以通过设立环境公益诉讼的专项基金,使公益诉讼赔偿款用于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实现良好的法律、社会和生态效果。其次,要落实属地政府监管。属地政府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主力,这是服务型政府的职责所在。属地政府要根据环境治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 落实工作举措。要加大督查考核和追究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最后,要各个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推进检查、执法的常态化和突击性相结合,提高检查频率,加大执法力度,对 直排、污染环境致使生态遭到破坏的违法行为,早发现,严查处。落实水务部门、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的执法衔接,以此提高现场调查取证、加快执法进程和公布执 法结果的工作效率。
3.3 因河施策的长效治理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通过河道生态建设开展文化景观河道建设、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资源化等途径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以此实现乡村振兴。改变以往人定胜天的观念,要谨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在生活垃圾直排、农业畜牧业粪污直排所诱发的黑臭河道方面,必须从源头入手,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增加环保理念,出台相应奖惩制度,并实现农牧户的 种养循环体系建设。
3.4 广泛制造河道生态治理舆论
首先采取专项活动夯实治理成效。加强对各单位河长的考察制度,在河道设立举报箱和通报专栏,在河长监督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及居民排污行为的同时, 也时刻对各单位河长进行考核及监督,实现乡村全体居民治理河道的局面。其次,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公众治理意识。组织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轻垃圾处理的负担,并在河道加装污水过滤网,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的影响。开展经常性的垃圾分类游戏互动、知识讲解等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做好生态文章,以生态、文化、宜居为重点,不去追求一味的面子工程,才能提高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3.5 扩大乡村河道生态治理的资金来源
首先,在乡村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当前的河道治理还存在各种突出问题,具体包括治理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少长久的资金来源,治理体系不健全等等。 应遵循投资者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其次,结合公益事业进行河道生态治理。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营福利彩票的模式,开展小范围的公益资金募集,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结语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因此,在这种背景下,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为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人民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做好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的完美结合,让区域生态环境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生态与经济共存的发展路线,帮助基层群众脱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河道生态景观建设、文化传承载体、长效管理机制来带动河道周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环境改善及物种多样化的保护,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参考文献:
[1]童宪.生态河道理念下乡村河道景观设计现状及策略[J].现代园艺,2023,46(4):56-58.
[2]何爱彬.乡村河道生态治理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23,752(2):147-149.
[3]田浩,谢逸群.国内乡村河道景观实践现状与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16):66-68+71.
[4]何欣然.乡村河道景观生态整治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6):243-244.
[5]黄玉苗.宜绿、宜文、宜游三位一体的乡村河道景观整治策略研究——以紫江河道整治规划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2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