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五经富初级中学 邮编:515429
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各种数学知识的重要学科,教育改革后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计算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养成强大的数学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法”教学为重点,增强其主体意识,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能够轻松愉悦进行学习的环境。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探究;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根据现阶段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显示,以探究性教学模式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讲授式课堂模式。因此,教师便要对数学学科教学方法加以有效性、适当性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作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根据授课内容,创设合适问题情境、引入网络技术、构建小组协作探究或独立探究等形式,促使学生理解知识,拓宽知识运用途径,为个人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强化创造优良成长空间。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探究能力的意义
一方面,人类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最需要的就是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又要让学生拥有探究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知识是自己没有亲身体会过的,这就导致学生很难掌握这些知识,所以,教师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数学素养,还能影响其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聆听别人的想法,这种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核心素养,推动未来学习与发展[1]。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探究式情境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引导、帮扶、促进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效能提升,且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而探究式情境的创设更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探究式有效教学时应以具体知识为铺垫,通过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创设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论证的情境,让学生在逐步构建完备认知体系,使其站在不同视觉、层面、角度,应用所学知识展开分析与探究,并通过对数形结合、归纳整合等教学策略应用,使学生的探究开展更为多元化、更具针对性,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使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真正突破学生思维定位的束缚,切实凸显其价值,更好发挥其作用。
例如,在“不等式”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不等式方程为铺垫,并借助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获得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来强化其对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的掌握。随后引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探究与判别,将其学习思路引入“不等式的解集”学习领域,于不同层面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促使学生的认知潜能开掘。
(二)引导学生思考,强化自学意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大部分困难产生都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关,学生总是在被动学习知识、被动解决问题,一直服从教师安排,这就使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得不到上升。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在教学中运用多种焦旭缩短和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角的概念和性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窗户的框架、书本的翻页等,来解释这些角的概念,并让学生亲自观察、动手实践,从而深入理解这些角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性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然后引导他们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这些角的性质。通过以上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强化教学针对性,明确课堂目标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事物具有强大的好奇心,喜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进行探究思考,并且爱玩、好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对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设计,充分贴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课堂学习知识点,结合实际生活和其能力的高低,对课堂教学的方法细节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培养其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各项基本能力
[2]。
例如进行“轴对称”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设计,在课堂中融入交流互动,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以使学生能够有效辨别轴对称图形和证明图形为轴对称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开展图形性质讲解、图形辨别方法及问题证明技巧等。并设计课堂问题引导,趋势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鼓励其开展课堂交流探讨,对自身的问题理解和解题思路进行分享,使课堂教学充满积极性和活跃性。进而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等,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开展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学生身边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接触互联网信息的渠道逐渐丰富。在各种信息的渲染下,对存在文字中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单一的文字教学课堂并不能够满足其学习兴趣的激发。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为其呈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进而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快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将数学知识更为直观的传授,帮助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认识理解,养成优秀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并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进步[3]。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的相关内容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在多媒体设备上投影各种图形演示。为学生展示线、多边形等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过程,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的呈现,帮助其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在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其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自主进行课堂中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快速将知识吸收记忆。以此培养数学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提高各项基本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一个长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其形成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学生在教师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在探究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核心素养,获得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蔡尊琼.“双减”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4,(03):1.
[2]罗洪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亚太教育,2024,(01):117-119.
[3]常锋.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0,(22):83-84.